蔡诚
对于畅销书作家海岩,我曾经有过一篇小小的书评,在那篇书评里,我认为海岩是一个类型化的写手,在他已出版的七八部长篇小说里,我们读到的不是“言情”,就是“公安”,类型化的写作让他轻车熟路,从人物到情节,只是在不断翻版,没有多少新意。不想,我那篇书评发表没多久,就传来海岩新作《河流如血》出版的消息,消息说,这次的海岩成
功转型,让人耳目一新。
赶紧找原作来读。我认为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去读《河流如血》,就不难发现,内在上,这还是原来的海岩,依然还是承续了作家以往的注重可读性极强的故事和环环相扣的人物之间的命运纠葛等特点,本质上还是以往那种“海岩特色”式的才华,所不同的只是,作家让那些故事不再发生在“公安”人身上,而改披了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的外衣。
我不认为《河流如血》是海岩的一部超越之作,这是一部重复着《玉观音》的有着35万字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中海岩依然热衷写案子,依然涉及刑警、侦破、情感等内容,尽管这次并不是以破案过程为写作重心,但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在展开案子时,作者所设置的人物冲突和矛盾,和《玉观音》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异,依然靠小说主人公保良这个人物的强烈的生活悬念刺激读者往下读。和保良相关的人物,如他的做警察的爹,他的同事,他的姐姐,以及他们之间交织的爱与恨,这种种容易让现代都市人牵肠挂肚的故事,在《河流如血》里,依然和海岩从前的类型化写作一样,凭依那些写作元素,将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推向高潮。
《河流如血》这一书名取自“河流呜咽,家国责任荡去爱恨情仇;残阳如血,风华少年饮尽一路蹉跎”这一诗句。
为什么要叫这样的书名?据作家本人的解释,是因为故事是在一条河的两岸发生的,所以用了河流,“血”是血缘、亲情的意思,而不是“血腥”的“血”。从书名理解小说主题,倒也算是契合,只是,我认为这一主题通过这样一个缺乏深厚情感力量的故事来展现显得很是苍白,甚至读不出作家有表达这一主题的深层努力。
此外,在《河流如血》里,我们甚至能发现其中的许多句子和段落缺乏必要的规范和逻辑,如果作家抱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写作,不说逐字逐句去打磨,起码在表达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追求。海岩拿出这样一部作品,可能有点“急”。在“风水轮流转,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时下文坛,他很清楚自己的地盘正面临重新洗牌的压力,于是只有依凭先前攒下的声名,用“快”来保留这块写作的地盘。海岩注定是一个爱喧哗的不甘被遗忘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