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联产承包叩开农村改革之门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8月20日10:19 新京报

  小平的话·经济强国

  农村改革

  1984年国庆35周年庆典,农民游行队伍的彩车上打出“联产承包好”。

中医治疗湿疹、荨麻疹 港台明星流行隆胸吸脂
莎啦啦七夕鲜花送大礼 同方掀起4999液晶狂澜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摘自邓小平1980年5月31日《关于农村政策问题》谈话

  综述

  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按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史。

  “1979年以来,我国农村的变化始终是围绕着改革与发展进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劲松作了这样的评价。

  邓小平设计的中国改革开放蓝图,农村改革是奠基。对于“三农”问题,邓小平非常清楚,也一直在思考。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肯定和支持安徽农村改革经验,同时指出:“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对安徽农村包产到户的肯定,明确了农村改革的方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位确立后,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国家对农村、农业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1982年到1986年,连续5个“一号文件”加速了农村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始终被邓小平放在战略地位考虑。1982年9月,他与来访的外宾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说: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科学教育。

  农村改革后,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一点邓小平也是有思考的,他曾向外宾介绍:“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经验证明……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从1984年开始,乡镇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登上了舞台,不仅为农村增收,更是吸纳了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人口。

  农村改革只是改革开放的发端,经过邓小平这位总设计师之手推动,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1983年9月,邓小平指出,农村的责任制可以用到城市,用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改革开放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步不可逆转地将中国带上繁荣发展之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要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仍需减轻农民负担。2000年,党和政府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税费改革。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布“一号文件”。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5年内取消农业税。农民的积极性再次提高。

  见证

  小井庄:包产到户早于小岗村

  小井庄入口处竖有纪念碑。

  1978年9月5日,小井庄人的记忆里无法磨灭,这一天他们做出了一个惊天的决定,将田地承包给各家各户耕种。

  李祖全是地道的小井庄人,经历了小井庄改革的全过程。他已经去世的父亲李绍田当时是小井庄生产队的队长,也是这场改革的始作俑者。

  1978年安徽遭遇建国后从未遇到过的大旱,村民的生计难以维系。当年下半年,安徽省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作出了农民可以“借地种粮”的决定。

  小井庄的村干碰头会上,有人提出:“既然是这样,还不如借这次机会,把田全部分下去,各种各家的。”

  9月5日,小井庄生产队32户村民每户户主悄悄地聚集在一起商议“分地”之事。一致意见是将田分成好、中、差三个等级,每户都要公平地分到三个等级的田地,对同一等级采取抓阄的方式决定承包者。

  大家在会上还达成了“瞒上不瞒下”的意见:如果乡里下去问,坚决说是借了公家的地,否认分地一说。

  “土地一分,大家的干劲就足了。”当年的会计李祖忠回忆,乡亲们开始没日没夜地劳作。1979年,午季的粮食产量就由1978年之前的6万斤提高到9万斤,油菜从6千斤增加到了1万3千斤,每个劳动力日平均折算收入也由7毛钱提高到了1块5毛钱。

  1979年5月21日,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到小井庄视察时给了农民一个定心丸:“你们干得好,不要怕。”

  揭秘

  一直以来,小岗村被公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事实上,安徽省肥西县小井庄农民包产到户,比小岗村要早3个月。

  小井庄,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一个只有36户村民的小村。邓小平10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小井庄人以他们的方式纪念伟人———纪念小井庄“包产到户”26周年。

  在小井庄入口处竖着一块纪念碑“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小井庄”,碑名题写者是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光宇。

  故事

  4000多村民年创收8000万元

  槐房村隶属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8公里,被称做离北京城最近的农村。

  2003年,槐房村实现总产值8100万元,上缴税收2000万元,槐房村现有农业户910户,农业人口4660人,也就是说槐房村的农业人口人均收入达到了18000元。

  “改革开放之前哪敢想啊,一家一年能挣上五六百元就不错了,有时候干了一年到头还欠集体的钱。”村委会主任姚杰峰这么说,他从1975年就在村委会任职至今,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槐房村的所有变迁。

  姚杰峰的记忆里,有些村民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转向其他产业,本村的绿化、卫生也吸纳了一些劳动力。

  现在,槐房村还有1000亩左右地,全部种菜,其中承包给外地人的就占了一半,另一半承包给本村人经营。

  “20多年来,槐房村的变化很大,我们搞了多种方式的经营。”姚杰蜂说,几乎是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槐房村开始创办企业,1980年成立了基建队揽建工程,到1984年、1985年乡镇企业大力发展时,全村创办了十多个企业。

  2003年,村办企业总收入达到了800万元,资产评估部门对村办企业的资产评估是4700万元。

  现在,槐房村又正在进行一项改革,要对农工商总公司下属的十几个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责任编辑:李楠 ]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电影 奥运花絮 
 一米阳光 音乐下载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