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的两篇小说《刺青时代》和《小偷》将被合拍成电影《刺青时代》,编剧是另一著名作家毕飞宇。稍早一些,由田壮壮监制、根据方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桃花灿烂》也已杀青。环顾眼下的影视界编剧阵容,知名作家撑起了一大片天,已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卖点甚至焦点。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露水情缘还是恩爱鸳鸯?作家们各有各的作派,各有各的说法。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这场你情我愿的交欢之中,双方都名利双收、获益匪浅。
鸳鸯派
此派经营意识先进并主动出击,毅然走文学与影视相结合的道路。如人气火爆的池莉,已有《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等多部影视剧的成功,2003年又加盟某电影投资公司,成为女作家中的首吃螃蟹者。
海岩:(不用多说,“海岩影视剧”已成为一个名牌)这个被评为“最有影视缘作家”的饭店经理,不断吆喝着老字号上新菜,将“畅销书”和“收视率”把玩于股掌之中。不但开了成立个人影视工作室的先河,还要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有声小说,可谓经营意识超一流。
朱文:(以小说《我爱美元》闻名,曾写作电影《过年回家》的剧本,后兼做电影导演)曾将国内某最具号召力的大腕导演讥为“二道贩子”,理由是靠别人写剧本养活,无原创性可言。而他自己“写而优则导”,并乐在其中。2001年,由他导演的电影《海鲜》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特别大奖”。
露水派
此派与影视界千丝万缕而又若即若离,或吃老本或练新功,坐等识货者上钩。金庸是最典型的例子。
莫言:(作品被改编为《红高粱》、《幸福时光》、《暖》等)“小说像是我的女儿,而电影是女儿的女儿,是外孙女,我就管不了那么宽了。剧本改得好,那是改编者的本事,改得不好,也是改编者的耻辱,都与我莫言无关。”
苏童:(作品被改编为《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粉》、《大鸿米店》、《茉莉花开》等)“写作只是造布料。我造布,就应生产最优质的布料;可布用来造服装,就不是我的事情了。”声称决不会为迎合电影而写作的苏童,坐等长着慧眼的兔子接连撞上门。
文/马新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