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欧美乐坛的大牌歌手对于中国内地听众而言是熟悉而遥远的,大家只能从唱片、影碟或电视上欣赏到他们的动人歌声。近两年,一场又一场的国际歌星演唱会陆续登陆中国内地舞台,但是众所周知,这些欧美乐坛的艺人却屡屡在北京市场遭遇“雷区”,欧美歌手来北京演出近几年无一能逃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9月25日,名为“希望之城———2004世界巨星长城演唱会”将在居庸关举行。这将是一台“运用国际化市场运作模式,以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长城为背景,原汁原味展现最新国际流行音乐时尚的大型自然景观音乐
电视晚会”。而最受关注的表演嘉宾名单也非同凡响,2002年第44届格莱美五项大奖得主、兼具美貌和才华的R&B女歌手艾丽西亚·凯斯已确认出席,除了这位最当红的一线红星之外,演唱会的基本阵容还将包括3到5名欧美歌手和2到3组顶级欧美音乐艺人和组合。主办方虽然没有公布更为详细的名单,但强调谈判对象“都是艾丽西亚·凯斯这一级别的”。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公布了本次演唱会堪称豪华的国际制作阵容:总制作是拥有丰富经验和号召力的著名外景现场演出制作人霍·阿普林格,而现场总导演是导演过7届奥斯卡颁奖晚会的路易斯·霍维。这样的制作团队,也从客观上印证了主办方关于“欧美正当红顶级艺人阵容”的承诺。另外,还会有中、日、韩一线歌手获邀同台表演。在美主持《时尚与生活》等多档名牌栏目的电视主持人CynthiaGarret担任主持。如此当红的歌手以及强大的来华,仿佛预兆着一个中国内地舞台与国际接轨的时代即将来临,但是究竟结果如何,直到演出上演,我们以及演出方都忐忑不安,难道又是一次“滑铁卢”?在国内音乐界,“大陆学港台、港台学日韩、日韩学欧美”这句话人尽皆知,但是欧美音乐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却一直被港台、甚至日韩唱片“抢滩”。在演出市场方面,欧美音乐从流行到古典,更是被并被“杀”得片甲不留,那么,欧美音乐缘何在中国无人喝彩呢?未来的演出市场究竟如何规范和火爆起来?
首先,作为亚洲音乐风向标的欧美音乐就如同我国的最明显特征一样——地大物博,源远流长。欧美音乐发展迅速,在多年的兼容并包的过程里,其种类也愈发繁多。流行、摇滚、爵士等等,以及诸多细分,就连专业的音乐研究者面对复杂的音乐种类也会一时糊涂。所以对于一般欣赏者而言,作为音乐发展最高级的欧美音乐,反而会变成阳春白雪,难免曲高和寡。
前面说过,欧美音乐处于音乐发展最高级阶段,所以那里的音乐工作者以及音乐部门自然会居高自傲。我从国内许多唱片发行公司了解到,一直以来,国内的发行公司与国际公司在配合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主要问题都缘于欧美公司不重视国内市场,发行一张唱片,作为唱片公司和歌手理应配合其进行宣传活动,但是欧美公司和旗下歌手却十分大牌,不愿屈尊到中国来宣传,他们认为国内市场仍然落后,宣传是白费力气。相反,日韩,尤其是韩国音乐之所以在中国红级一时,其艺人的敬业以及亲切态度则占据了很大比重。
对于这个问题,随着入世的成功已有所改观。WTO之后的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娱乐业的一张大饼,五大唱片集团都借机进入。今年各大国际公司为了相互竞争内地市场,纷纷转变了态度,积极寻找合作方。虽然屡战屡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好的欧美歌星演出是应该赚钱的,想突破“怪圈”的演出商也仍然大有人在。随着中国加入WTO ,我们的观众看到并能接受外来新兴事物的机会与日俱增,相信有一天,欧美流行音乐也会像当年的芭蕾一样,从空白到引进到被欢迎,直至成为市场上的重要部分。
其次是民族性因素。随着97年香港回归之后,众多港台明星频频在国内现身使得他们身上的神秘感逐步淡化了。过去迷恋港台明星的“铁杆”转而追随日韩了,日本、韩国与中国相邻,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起欧美音乐更容易接受和共鸣,这也是近期日韩演唱组合在中国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
反观欧美音乐,由于发展早且十分迅速,所以各种门类已经到达很自由化的阶段,这点非常适合欧美本土歌迷,却不易为我国听众接受。只有一些来自北欧的音乐组合还勉强为国人所认可,其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歌曲基本上都是抒情性的流行歌曲。这种音乐很容易受我国20-35岁之间中青年人的青睐。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受“大中华”文化背景影响的亚洲人来说,这种很“传统”,不过于张扬和前卫的音乐很容易被认同。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亚洲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歌迷对北欧音乐组合有一种特别的喜好。结果是,北欧这些音乐组合每次世界巡演总不会落下亚洲东南亚地区。他们的许多音乐专辑发行也把亚洲作为仅次于本国外的最重要地区,有时候甚至作为首发地区。所以,在唱片销量和知名度上,ABBA,罗克塞特,迈克演唱组,AQUA,ACE OF BASE这些北欧音乐组合在亚洲地区都超越了U2等国际巨星在亚洲的的地位。但是他们在国际上的名声却都已经是过气二、三流歌手,简而言之就是在国内市场中,欧美流行音乐这一块严重滞后。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时效性的要求严格,世界名团几十年屹立不倒,把它们请到中国来,档期我们可以慢慢等也不会过了保鲜期,可是流行明星的大红大紫却是突然爆发,稍纵即逝的。所以最当红的请不来,请来的要么火候不到,要么已经走了下坡路,再加上脱不开我们的市场上多年形成的痼疾,如盲目定项、哄抬价格、赠票索票,这种状况当然卖不了好价钱。
要改变这种格局,与国际真正接轨是关键。比如此次的长城巨星演唱会,最核心也最令人期待的无疑是“正当红”这一标准。艾丽西亚·凯斯等真正当红歌星的到来开启了国内欧美流行演出市场的新局面,意义不同凡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相信今后流行演出市场的新格局将是国内与国际市场同步,港台与内地本土同步,更多的国际当红明星将把中国作为他们世界巡演的一个必到驿站。
以上是欧美演唱会在华市场遭遇“雷区”的几个主观因素以及改变方法,而真正使他们频遇“滑铁卢”的关键则是来自我们本人的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听众欣赏欧美音乐起步较晚,所以对于高深、类别繁多的欧美音乐自然理解困难,这无可厚非。当然,其中还有一些根源于民族的音乐理解问题。比如在国内举办过几届的“喜力音乐节”,在音乐节的现场,演出者是来自欧美的音乐人,但是我们却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中国观众在外国友人大胆而又火辣的表演下相形见绌,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听众在对音乐的理解程度仍然偏低。造成这些因素的主因是推广问题,不管是欧美、港台还是日韩音乐,都需要宣传推广,但是目前对欧美音乐我们的宣传在各种渠道上都还有所限制或十分欠缺。电视媒体上,MTV、CHANNEL [V]多数受众无法收看;平面媒体方面,介绍者对于欧美音乐的不理解导致过于媚俗,使真正的好音乐远离了听众。不过近期在北京各大商场音像专柜上,已经有大批欧美引进版唱片集中上市,其引进速度之快、品种之全、级别之高是近年从未出现过的。海外五大唱片公司也纷纷与内地数家唱片发行公司定下联袂协议,全盘引进欧美唱片。国际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华纳唱片更率先推出了其授权唱片销售专架以求更好的推广欧美音乐。这次各大唱片公司集体引进欧美唱片,其目的其实是想让中国歌迷能更早、更快、更多地了解和欣赏到欧美音乐。这对于广大欧美音乐乐迷们来说,无疑意味着将告别“打口”时代。
第二,国内较低的消费水平仍然无法承受正版唱片的高额价格,自然也就影响到了欧美音乐在国内的发展。从唱片市场上看,在中国,盗版率超过90%,北京也超过50%以上,这样的市场状况是不会被欧美歌手看中的。
做为内地音乐中心的北京在接受外来音乐文化方面应该更开放,更有热情,也应该更有一种危机感。
另一方面,欧美歌手 “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对于演出商来说,大多做过一次欧美就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敢触及欧美项目,或者就是变得谨小慎微。明知道是个雷谁还敢去碰呢?但是这种现象对于我们这个开放、时尚、国际化的城市是非常尴尬的。除了前面说过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演出承办方能力不足以及受众群消费水平有限。欧美演出的市场如何培育绝对是个问题,如果它依然不受重视,那么以后我们看欧美歌手演出的机会可能就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