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毛边书成新宠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08:18 北京日报

  不经裁剪,不修边幅,要的就是参差美、残缺美作家姜德明今年收到好几本毛边书,南京一位学者寄来的学术专著《插图本》至今还在手边时常翻动。不仅如此,姜德明还把对毛边书的喜爱传递给了朋友,他主编的《北京乎》以粗糙面目出现在不少知己的书桌上。不过,令姜德明意外的是,毛边书如今已经不仅专为老文人所爱,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毛边一族”行列中。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微创隆胸塑造惹火胸围
章子怡的秘密 P4+液晶,仅售6000元

  熟悉毛边书的人清楚,所谓毛边书是不经裁剪的书,主要是为了使读者阅读时,手持裁纸刀,悠闲地裁开书页,细细地品读。它最早源于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后来传至日本,上个世纪初来到中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毛边书得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的宠爱,巴金、鲁迅、茅盾等作家都乐于推出其新作毛边本。

  喜爱毛边书的人有充分理由。《芳草地》杂志主编谭宗远说,图书经过精心切割之后,往往丧失了原有的趣味,每次自己动手裁书,过程真是乐趣无穷。每期《芳草地》因此会留出几十本给那些“毛边一族”。姜德明认为,毛边书天地头宽阔,整本书舒朗、美观,表现出一种原始美。而这种看起来毛毛糙糙的书边,更体现出参差美、残缺美。再有,毛边书摸脏了、看坏了,经过自己剪裁,又是一本新书。

  毛边书最近大有流行之势。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毛边书文化走出书斋,走向更广大的读者,表明当下文化环境的更加宽松,人们审美取向的多元化。

  毛边书走红还因为它现在已成为收藏界中的热门货。藏书家谢其章认为,毛边书价格已炒到缺少理性的地步,尤其是老版书毛边本烫手,在几次拍卖会上,《北美印象记》(1929年上海金尾书店版)以990元成交;鲁迅编《唐宋传奇集》(1934年上海联华书店版)以990元成交。

  尽管喜爱毛边书的人越来越多,但读者仍感到美中不足。它们往往数量极其有限,印数上万的图书只有上百本毛边书,因此在书店鲜见,而只在作者及其圈内人中间流行。能否摆到书店的货架上,这是一个值得出书的和卖书的关注的事。本报记者路艳霞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关键词 
 免费电影 电视剧 明星
 一米阳光 七里香 江南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