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报记者王磊
据有关统计显示,今年全年会有10多个动漫展在上海举行,人多、商品多是上半年6个动漫展给人的最直观印象。
1999年,上海美影厂第一次在沪举办动画漫画展,当时的人流量是5000人次,而如今,动画漫画展已有16万人次的客流。业内人士估计,截至今年底,参观人次会超过40万,动漫市场似乎一片火热。
但是业内人士却坦言,繁荣景象是我们在为海外动画埋单,在动漫热的背后,原创处
于“虚火”状态。
原创形象 人气冰凉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动漫市场80%以上盈利流向了海外。夸克市场研究公司对京、沪、穗三地2000多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表明,三大城市,每年14——30岁的城市青少年,有超过13亿元的动漫消费量,与全国洗发水消费额相当。但是这13亿元中,有80%多流向了日本、美国的动漫厂商。
购买比例排在前5位的是,史诺比、米老鼠、Kitty猫、皮卡丘和机器猫,仅这五位每年就“笑里藏刀”地从中国卡通市场“掠走”6亿元。
更糟的是,中国原创动漫可能连这仅有的两成份额也保不住。卡通杂志《漫动作》透露,根据该杂志的最新统计表明,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日本,中国动漫形象只有孙悟空一个。孙悟空成为中国动漫“品牌”的独苗,原创形象人气冰凉。而19:1意味着,在动漫这个讲人气、靠品牌的市场,原创动漫的市场份额可能还将下降。
急功近利 越急越“冷”
6年间,5000到16万的人流量,反映出动漫市场购买力的几何膨胀。为什么购买力爆炸没有带动原创的崛起?业内人士将原因归咎为原创动漫的“急功近利”。
动漫产品销售商“21世纪卡通城”表示,国内不少原创形象持有人急于收回投资,对授权生产的质量控制不严,衍生产品品质低劣,最终损坏了好不容易创造出来的动漫形象。
《漫动作》副总编辑林岚表示,在她看来,目前许多原创处在只能“翻唱口水歌”的阶段,这个时候就把它们拿出去“兜售”,怎么能热得起来?动漫热,不能只是热着摆摊赶集,热乎乎的泡沫对原创只是拔苗助长,关键是要“做热”整个原创产业链。
振兴原创 基础先行
专家表示,把原创动漫之火“化虚为实”,最重要的是基础建设,引进机制、思路、创意,形成完整的产业联动。
林岚表示:目前原创动漫需要的是基础性工作:编剧、分镜头等都得一步步学习。一个成功的动漫形象,需要作者、出版社、制造商共同打造。仅仅一个出版社、一个动画公司或者一家玩具公司一家“热”,产业只能处于“脱链停车”状态,原创也无法真正热起来。
目前“三辰蓝猫”已经开始联合10家出版社,计划在国内开设品牌专卖店,把原先零碎的创意、制作、销售链条都贴上“蓝猫”标签,建立一条基础扎实的动漫产业链,“做热”原创动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