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28日至30日,连续三天的19时30分,姜嘉锵将和刘秉义、聂建华、余庆海、韩延文、柳石明、“四兄弟”韩忠、张英泉、宋学伟、钟鸣达等观众尤其是为观众熟悉和喜爱的歌唱家一起,在民族宫大剧院,用经典的民歌再次努力去校正部分观众对流行音乐的“审美疲劳”。对民歌,姜嘉锵可以说是一往情深,激动处可以热泪盈眶;这一点从姜嘉锵和音乐会策划人李宁光之间的对话中可见一斑。
姜:现在电视里所唱的一些民歌都大同小异,色彩上没有变化,其实,民歌本身是有它的地域性的,民歌与当地人民生活的环境、所用的方言是有密切关系的。南北东西各有不同,但总体上都是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人们的感情和生活。我们当年唱的民歌都是从民间艺人那里学来的,但已经和当时的民间艺人所唱的已经不太一样了。我们不是用方言而是用普通话把这些民歌传递给听众的。
李:怎么看当今的一些流行歌手以各种方式演唱民歌?
姜:首先这是一种市场的需要,现在的流行歌手演唱的民歌多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扩大了受众范围,大家听到的还是中国的民族音调。从传播中华民族的音乐的角度来讲是很好的。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所具备的手段把民族音乐传递出去。但是歌手一定要有责任感。现在的许多歌曲都是为了歌手的经济利益“埋头苦干”出来的,没有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也就没有多少生命力。
李:您钟爱唱古典诗词,是不是该算另一种优化音乐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方式的思路?
姜:我所唱的古典诗词就是想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给年轻的观众。从艺术上来讲,诗词不光文学价值高,音韵也很优美。把这些诗词用歌来表达也是为了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去年11月在天津举行的声乐研讨会的音乐会上,我唱了些古典诗词歌曲,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听完了后对我说:老姜,你是在唱文化。这也是我选择这些歌曲的原因。
姜嘉锵在连续三场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和国之歌国庆演唱会”上,将为大家带来《挑担茶叶上北京》、《克拉玛依之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三首经典民歌。对他而言,能和那些自己熟悉的“经典嗓音”——刘秉义、聂建华、余庆海、韩延文、柳石明、黄华丽、“四兄弟”等同行,一起用《怀念战友》、《赞歌》、《红星照我去战斗》、《我为祖国献石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游击队之歌》等祖国系列之歌,和《北风吹》、《扎红头绳》、《一个美丽的传说》、《乌苏里船歌》等岁月系列之歌等,来校正当今部分观众对流行音乐的“审美疲劳”,同时迎来祖国的生日是件值得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