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左至右:奥运名瓷设计者范敏祺、电影《青花》男主角杨子、景德镇文化局长江华、瓷都晚报社长王新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范敏祺先生及其作品
范敏祺先生将“美人”赠与杨子并愉快合影
肤如凝脂,柳眉杏眼,衣袂飘飘。好一幅“佳人回眸百媚生,莲花作步秋池旁”。远观近赏,细细玩味,那份秀丽和细致跃然纸上。何等细腻精致的人物才能有如此的手笔和意境?我不禁暗自感叹。
微锁的眉,坚毅的唇,不修边幅。好一个“风流才子不精装,才华横溢非等闲”。上下打量,粗看细瞧,那股坚毅并执着袭面而来。如此朴实无华的汉子竟能有这般的细腻和
清新?我着实大吃一惊。
与范敏祺先生的谈话就是以他的“佳人回眸”粉彩瓷板开始的,又在惊异,顿悟继而敬佩的感情循环中逐步深入下去。初与他聊,不过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似乎由此窥探出他表里如一的“木纳”。可是随着话题慢慢迈向陶瓷文化,这个言语甚微的艺术大师便开始滔滔不绝,款款而谈了。
惊异——游离于火与土之间的艺术
谈起自己的老本行,范先生的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说到动情处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热情似火又质朴率真的个性。“陶瓷艺术,严谨地说,就是粗手笔的陶和细线条的瓷糅合一体的美学。而我所从事的,正是一种游离于火,土之间的瓷艺术。“而且瓷艺绘画不同于普通的美术”,范先生娓娓道来,“它以土质为载体,需要更多地去考虑整个瓷品的工艺性,因此受到材质,选料等因素的影响。它构筑于普通绘画之上,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却能将瓷本身的细腻和人,物,景的优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再配以精密的后道烧制工序,使得鲜艳夺目的画彩经久不衰流芳百世,所以我更喜欢通过瓷来表现人物的肌肤感和衣饰的层次感。”如果不是亲自和范先生交谈过,我很难超越最初的那份惊异——一个粗犷线条的男人如何诠释画中细腻如玉的女性?可恰是这如土般朴质的汉子将满腔的似火热情和执着倾注于离离黄土和彤彤窑火之中——这两种火与土的碰撞何等激烈?!从那件件极具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中可见一斑。
顿悟--厚积薄发的酝酿
不过是几寸见长的竹制细毫配以五彩的颜料,却能在范先生的手下妙笔生辉:或栩栩如生的山水花卉,或呼之欲出的人物鸟兽。而且,面前正襟危坐的男子分明还是气宇轩昂的壮年,却已拥有诸如“世界华人艺术家”等种种称号和荣誉。我看着他,带着一丝疑惑三分敬佩,轻轻地问:您年纪不大,却成就不小。话还未完,范先生直摇头,憨厚的笑着:“我哪里有什么成就啊,不过是喜欢画而已。”他的聊聊几句,分明让我看到一个“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青年在艺术的土壤里如饥似渴地吸收养分。
出身于制瓷世家,15岁便入行的他,四处求学,后又师从于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老先生,开始更全面,深入地学习瓷绘。不仅如此,他还很注重培养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文学,音乐,书法皆有涉猎。正是这份厚积薄发的勤奋,使得范敏祺先生的瓷绘显透一种字,画,诗浑然一体的悠远意境和相得益彰的完美,也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敬佩--从奥运名瓷到电影《青花》
奥运名瓷瓷的设计是由范先生来担任的,无论是别具一格的镶金边花,意义深远的奥运首届邮票还是名家笔墨的水点桃花,都独具匠心,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和汗水。谈及至此,范先生轻描淡写,却反复强调:集体成果。这不得不又让我对他油然而升一分敬意:为人的低调和淡泊。“设计奥运名瓷就是希望能够将名画,名人,名瓷完美得结合在一起,将奥运精神和景德镇与时俱进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我所做的部分只是通过瓷画这种语言清晰地把它表达出来那些赠与奥运冠军的名瓷瓷盘说到底是整个创作集体的结晶。”说到这里范先生似乎还意犹未尽:“我真的很希望能够更多地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将景德镇的千年古瓷文化推广出去,就像这次电影《青花》到景德镇来拍摄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方式。”
在品种繁多的瓷品中, 范先生说他最喜欢的还是青花瓷——古朴素雅, 充满生命力,这似乎与此次电影<<青花>>在景德镇的拍摄在情感上有着不谋而合的切入. 对于电影<<青花>> , 范敏祺先生表示自己很喜欢,也很关注这部以反映陶瓷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的力作. 无论是从电影的表现手法还是情节内容, 他相信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他认为电影<<青花>>为推广传统艺术, 传播陶瓷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文艺平台, 也使更多的人因此来了解,关注和拜访千年瓷都景德镇。在提及电影《青花》男主角杨子时,范先生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赞赏和喜爱:“我对杨子,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崇拜。且不说他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现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单单从他个人的学识底蕴,胸襟气度,人格魅力来说,就很让周围的人折服,而且”,他继续说道, “杨子在瓷文化上颇有造诣, 我认为他与生俱来的的表演天赋会给这部电影镀上一层有如青花瓷般的清新和朴实.”
友谊——“佳人”赠英雄
范敏祺先生还向我们郑重的宣布将这件伴随他多年,拥有众多光环与荣誉的的倾心之作——“佳人回眸”的粉彩瓷板赠与电影〈〈青花〉〉男主角杨子!正所谓:“佳人”配英雄,英雄抱得“美人”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