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这是古人说的一句名言。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不注意小事小节,常常会累及自己的品行。做人如此,塑造城市精神更是如此。
从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的和谐高度加强文化建设,就要从城市的文化细节入手。人们在赞美上海确实变美了的同时,对不文明的现象也深恶痛绝。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单位更应该加强自律意识,坚持职业操守。文化艺术单位在关注产业化的同时
,更要发挥文化艺术的“公益性”功能。例如,现在频道越来越多,为了赢得收视率,一些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有着直接关系的文化科技教育类节目坚持下来的却不多,像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财经频道”的“财富人生”、文艺频道的“文化追追追”等节目实在太少了。
今年国庆,过一个文化节成为市民的首选。节日里,1359场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市民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去图书馆听讲座,也成为节日里上海的一道文化风景。面对来此“充电”的读者,著名导演陈薪伊作为主讲者发出由衷的感叹。这样的盛况并不鲜见。上海图书馆开设面向普通市民的讲座已有25周年了,至今开办各类讲座近900场,听众达72万人次,被社会各界称作“城市教室”。把艺术节办成人民大众的节日,已经成为艺术节办节的宗旨。即将开幕的艺术节为市民提供10万张低价票(几乎占总票数的四分之一强)。观众以最低10元的票价,就可进入艺术殿堂欣赏戏曲、音乐。节日里,艺术节还把票务窗口开到了市民身边。已有74年历史的上海音乐厅平移到位,节日里,英国皇家爱乐交响乐乐团在这里举行开台演出。老建筑焕发青春,许多市民不仅进音乐厅听音乐会,还在新音乐厅拍照留念。这些城市细节折射出上海在锻造城市的“筋”和“骨”的同时,更注重提升城市的“气”和“神”。
上图讲座的主办者表示:将“生产”更多更精彩的“讲座产品”,满足市民的求知欲望,使之成为真正体现城市精神的公共服务优质品牌。上海要努力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我们就要加大上图“讲座”热效应的辐射作用。文化产品制造者更要有领先一步的意识。吴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