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以拍摄主旋律电影著称的导演冯小宁的新作《信天游》本月中旬上映,影片首创“报告电影”模式,以类似纪录片的直白手法,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刻画出青天父母官杨雨润的形象。看过影片,大家都被那些鲜为人知的情形触动。更让人感慨的乃是电影脱胎自两年前极为轰动的小说《根本利益》,该作品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等诸多奖项。记者昨天采访了这位屡屡直击时弊的作家。
电影:艺术性可以再增强一些
记者:您看了冯小宁导演根据您的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的电影《信天游》,觉得怎么样?
何建明:我那本书是真人真事,用电影表达有难度。小说来源于真实的素材,看我书的人很感动,从生活到文本再到电影画面,不容易。
记者:您觉得这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如何?
何建明:冯小宁用记者的眼睛引出一系列故事,他首创报告电影形式,是一种艺术探索。他跟我说,你的作品已经足够催人泪下了,我把它照搬到银幕上就够了。他的这种尝试是可贵的,可能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但他完成了这个探索。影片有些直白,有点像电影新闻报道。有些地方非常实,比如与男主角郭达的一些对话,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运用,还应该提炼更多东西,毕竟电影跟新闻不一样,审美层面也要照顾到。
记者:让郭达演一个农民父母官,你觉得如何?
何建明:我没想到他用郭达,他是个小品演员,跟主人公的光辉形象有差距,但看完后,我还是接受他的。当时男演员想找有正气的,黑不溜秋的那种。考虑了孙海英,但年龄有点大;姜文的弟弟(姜武),有点镇不住;李保田,个子有点小;不好找。郭达的表演可以,但不太够。比如他和坏小子警察那场戏,两个人拍桌子。要我处理,郭达应该拍得更响,两人对视起码要一分钟,这些可以把情绪推上去,现在就有遗憾。
记者:你给冯小宁导演的作品打多少分?以后还会继续合作吗?
何建明:这个影片拍摄不到一个月时间,比较仓促,我给它打85分到90分。我跟冯小宁导演还要合作一部反映大庆油田的电影,这个题材比较适合他,特殊时代,又有很多大场面,冯小宁比较擅长。
创作:幸福中有着一丝无奈
记者:你的多部作品都选择尖锐或者敏感话题,比如三峡移民、农民利益之类的。
何建明:这跟我的性格有关系,喜欢大气、大情、大义的东西。我不反对很多作家写个人化的作品,但现在文坛私人化的东西太多了。
记者:你的作品最后发表时没遇到阻碍吗?
何建明:这是一个根源的问题,为谁写作。批判可以,但要看你是站在什么立场上,最根本的是人民立场、历史立场,好像这样的立场跟执政党冲突,其实不然。这是一个为谁说话的事,我为老百姓说话,党的利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记者:你刚才讲的是大的原则问题,在细节处理上会回避一些东西吗?
何建明:有很多作家写三峡移民,写贪污移民款。在个别地方这是事实,但三峡移民这件事主流上是没问题的,那么大的历史事件不能只揪住阴暗面。我也不回避写贪污,但立场肯定不同,不是只揪住不好的一点不放。作品能否成为时代的主流作品,是一个作家的水准问题。
记者:你这样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后来有没有感到悲观?
何建明:是一种无奈。比如老有人来找我帮忙打官司。有些农民扛着铺盖卷到作协来找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心里就很难受。不过,内心大部分是幸福的。我写反映贫困大学生生活的《落泪是金》,结果国家就出台了贷款、扶助等各种政策,一部文学作品能推动国家政策的出台,好像完成了一种使命,很幸福。(北京晨报记者侯柠柠)(来源:北京晨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