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 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09:10 南方网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华商网—华商报记者李立 实习记者阿罗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导演李欣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导演贾樟柯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当人脑被电影检验懂还是不懂是个问题 (组图)
  南方网讯随着王家卫驾驶着自己的《2046》沉闷地向观众驶来,一场电影考验人脑的较量再次开始。一片不懂的呢喃声从影院的黑暗中弥漫开来,渐渐混淆了人们的视听,难道期待了5年的王家卫选择了用另一种高深的姿态和影迷对话?而这场凝结了智慧的对话却异常晦涩

  从李欣的《花眼》到娄烨的《紫蝴蝶》,再到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在观众大惑不解的眼神中,媒体及电影人给这些电影戴上了一个冠冕堂皇的面具———前卫或探索电影,看不懂是因为你不够前卫不够探索。不过人们也听到了一个新鲜的词语:中国电影人在进行着集体审美跑题运动。懂还是不懂,这是个问题,那么中国电影界又会给这个问题怎样的回答?

  新锐导演继续我行我素———

  审美是观众问题

  近日,记者采访了业界一些先锋导演,问题围绕各位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对情节和情绪的理解,以及电影受众群所存在的“看不懂”是否与观众的素质及审美水平有关,新锐导演如何去协调艺术与商业等展开。不过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很多时候似乎怀着对观众的偏见。

  《花眼》导演李欣:导演没有个性,并不代表电影更好看

  《花眼》对我来说是个特例,因为这部电影本身没有很强的情节,我觉得电影的情节和导演要表现的情绪是分不开的,两者相辅相成。现在的许多电影并不能称作探索电影,观众看不懂,是因为这么多年来观众养成了一定的观影习惯,一直就看一种模式的电影。就像只接触记叙文,没机会看散文、倒叙和插叙文似的,其实这种习惯也阻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我不管别人怎么看待电影导演没有个性,并不代表电影更好看。电影其实还是应该在不停的探索当中,没必要跟任何人做攀比,这对电影本身的制作没有意义,我会继续沿我的路走下去。目前,很多导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拍戏后,因为票房不好就认为无法跟别人沟通,而观众也认为很难理解,幸好现在双方都在变化。在拍电影上,我们不能一味地去迎合,而应该去引导。

  在电影的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上,我现在觉得任何一部电影都首先要在剧本上多下工夫,毕竟好的故事是电影的关键。

  《世界》导演贾樟柯:对我来说,情绪和情节是分不开的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我没有想过怎么去协调,最主要的是把电影拍好。对于《世界》有人说许多外国记者看不懂,我怎么没听说过,我身旁的人都说看得懂。我觉得电影看不看得懂可能是观众的问题,跟导演没关系。导演的任务就是拍好自己的电影,你可以不喜欢,但我会继续沿我的电影路子走下去的。

  有人说看完《2046》一头雾水,我不明白。这么简单、浅显的电影看不懂是不可能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很好,虽然没有《花样年华》拍得好,但是仍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我不会预测一部电影票房是好是坏,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我只要去做好我的电影就行了。

  观众充满迷惑———

  游走在矛盾与困惑之间

  中国新锐导演在积极进行探索的同时,实际上也遭遇了来自观众的质疑与困惑。尽管他们中不少人在不同场合曾经表示除了电影之外,其他的更多问题不会太过关注。但是有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放在面前,谁也无法对票房心不在焉。

  《2046》引爆“不懂”话题

  最近正在上映的《2046》与《新警察故事》的较量就透露着观众的困惑。国庆假期结束后,记者曾经从西安市电影公司了解到,《2046》上映仅5天,西安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30万元,远远超过了同期上映的《新警察故事》。但随后据全国统计的结果看,《2046》的票房还是没有拼过《新警察故事》。当宣传效应渐渐逝去的时候,看不懂的《2046》被观众放弃。

  《2046》在西安首映时,少部分观众中途退场,有观众在影院睡觉,不知道王家卫看到这样的场景会怎么想。看完电影后观众互相询问的一大问题就是———“你看懂了吗?”一方面是王家卫的名声让那些渴望小资情调的人们跃跃欲试,另一方面则是观众在他太过前卫的镜头面前失去耐心。《2046》和观众的对话,体现了中国电影与观众在交流、沟通上的诸多矛盾。

  影评人对探索电影持观望态度

  一位独立影评人告诉记者,“不懂”现象恰巧是中国电影的悲哀,因为电影也是在寻求一种回归,它所表达的诉求如果没有人明白,导演应该是悲哀的。退回来讲,关于电影的观看与审美中出现的矛盾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李欣的《花眼》、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娄烨的《紫蝴蝶》……这些依然倾注着导演无限心血的电影,并没有获得预想和期待的掌声。看懂与否的问题始终纠缠在观众的脑海中,最近集中表现在《2046》身上。现在中国电影、导演与观众之间的确有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导演的探索与诉求是否符合当今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是否需要迎合观众,观众的看片素质是否亟待提高。对此学术界还是持观望态度,并不愿轻易打击中国电影人和观众的积极性。

  行内专家批评部分导演———

  电影不是诗歌,导演不要太自我

  李欣、贾樟柯等导演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讲电影故事,从李欣的《花眼》到李少红的《恋爱中的宝贝》,我们每年都会碰到这种无法取悦大多数观众的电影。李欣、贾樟柯都觉得观众需要引导,而各位新锐导演做的也就是引导的角色。但观众却有自己的想法,电影实际是娱乐,大家不愿掏钱进电影院去接受说教。这两方面的矛盾如何解决?记者昨天采访了中戏表演系的老师高景文。他表示,“我们不期望所有的电影都拥有无数观众,但我们希望如果是一部电影,最好能引起多数人共鸣,毕竟一部电影巨大的投资已经表示电影是大众艺术,而有些导演也不要花投资方的钱时太过表现自恋。”

  高景文表示,现在一些新锐导演的那种做法有些极端,电影不管怎么说还得面向大众,任何一个东西首先是要看得懂才行。“对于有导演质疑观众的欣赏素质,称需要引导的说法,我对这样的导演表示质疑,他们有什么权利去引导观众?电影有教育功能,但更重要的是娱乐功能。电影又不是诗歌,有的导演老在抒发自己的电影情怀,拍一辈子的电影都叫人看不懂,那确实是导演的问题。没必要辩解,市场会给出答案的,看后面还有没有投资商愿意掏钱给你拍电影。”

  编辑:尔东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