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扬长避短 克服“恐韩”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10:47 新京报

  专家分析

  苗棣(传媒专家)

  最根本的方式是真正市场化运作

  对于“韩流”这几年在亚洲市场的风行,苗棣对记者表示,韩国电影整体水平提高的很快,而韩国电视剧的运作模式也比较完善,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来韩国影视作品从技术和理念上都发展得比较成熟。

  这种合作意思不大

  对于最近中国与韩国频繁地合拍各种影视作品,看上去比较繁荣的两国影视“交流”,苗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这种合作意思不大,费钱又多,如果只是请几个明星,那是为了市场宣传。其实韩国演员演中国戏感觉挺别扭的,语言又不通,还需要配音。当然,找一些韩国演员来的好处就是,明星在市场上还是有吸引力的。“

  当记者向苗棣询问如果撇开以这种“以市场换经验”的交流学习方式以外,比较有利于我们从“韩流”身上学到更多东西的可行方式是什么时,苗棣则表示,最根本的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韩国的影视作品和明星都是在正常的市场化运作下推出来的,而现在我们国内有很多不符和市场运作的现象。

  大规模的合作不现实

  在“韩流”日益“侵占”亚洲市场的情况下,各国也加紧了和韩国的合作,日本、中国、韩国的合作日益明显,对于亚洲市场这样的合作是否会发展成为统一的娱乐圈?对此苗棣对记者表示,亚洲各国在今后继续合作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大规模的合作则不现实,“亚洲各国都有文化上各自的特点,尤其是语言上又有隔阂。小规模的合作还是可能的,像《2046》中选择的明星都各自有市场,像木村拓哉演的角色其实大街上随便找个人也能演。”

  虽然目前的合作在市场上有它成功的地方,但是苗棣仍然表示了他的担心,“由于亚洲各国在市场上有共通的地方,合作机会会很多,但是目前的这些合作不太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扬长避短式的合作。”

  本报记者刘玮

  业内说法

  孙健君(派格太合总裁)

  我们可以超越的空间还很大

  以前我们总以为应该从美国市场取经,但我们与美国在产业规模、意识形态、民族情感等方面差别都很大,后来发现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韩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给亚洲市场探索了一条较成功的路,很多方面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从艺人培养、发展、宣传到后产品开发都很具规模,娱乐已经不仅仅被当成是简单的消遣方式,而是由政府、金融业、企业的介入加上娱乐界本身的通力合作从而推动韩国整个文化产业发展。而中韩两国的文化根源非常相似,彼此没有好奇心,他们表达出来的情感很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对于“韩流”的突然进入,内地影人在心态上是毫无准备的,但逐渐开始接受,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做到反超。

  从长远发展来看,韩国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很难再超越,他势必要向外拓展发展空间,而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很初级,一定是他最好的选择。而我国的选择空间却很大,并不一定会只局限于与韩国的借鉴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项目、企业、产业三个层面上加强交流与合作,亚洲各国应该联合起来打造亚洲文化产业,瓦解欧美市场的垄断局面。

  本报记者孙琳琳页面功能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