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薇)“走进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昨天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展出的100多件珍贵档案、照片和实物,上起唐代,下至民国,时间跨度1200余年,大部分选自中国档案文献遗产,每一件都堪称是无价之宝。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大量档案遗产。目前,仅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档案馆中,就保存有馆藏档案1亿3千余万卷,它们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也为“世
界文献遗产”所关注。
此次展出的展品来自全国20多家档案馆,有许多展品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展品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公元714年也就是唐开元2年的5件纸质公文档案,这些档案于1900在甘肃敦煌石窟藏经洞中被发现,是我国目前馆藏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现收藏于辽宁省档案馆。
金书铁券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免死牌”,属于金石档案的一种。铁券一般分为左右两半,左半部颁给功臣良将,右半部留藏于皇宫内府,以待出现异常时相验二者是否吻合。流传至今的铁券极为稀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此次展出的铁券是明朝英宗皇帝颁赐给下属官员的,上面注明“食禄一千石,免其一次死罪”的特殊待遇,该铁券藏于青海省档案馆。
清朝皇帝在位期间迎娶皇后,举行婚礼,称大婚礼。大婚典礼红档,是各衙门在筹办大婚典礼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总汇。清朝只有幼年即位的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是通过大婚礼迎娶皇后的。此次展出的光绪皇帝大婚典礼红档,是光绪皇帝娶慈禧太后胞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的大婚典礼档册,记载了包括纳彩礼、大政礼、册立礼、奉迎礼等内容。
清朝康熙皇帝的传位遗诏也是第一次与公众见面。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传位遗诏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由此,民间雍正篡改诏书继位的传言不攻自破。
此次展览,还展出清代保存皇帝古训的金匮,科举制度终结前的最后一张大“金榜”和乾隆十六年小“金榜”,皇太极册封庄妃(孝庄皇太后)的册文,被称为世界上惟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的纳西族东巴古籍等。展览将持续到11月2日。
小档案
“世界文献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之后,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记忆名录》,其内容涉及档案馆、图书馆保存的各种介质的珍贵档案、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中国国家档案馆已评选出两批共83件(组)珍贵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其中清代内阁秘本档案、纳西东巴古籍和我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已入选《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