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报道】前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爱的畅想.先声之夜”大型文艺晚会,由于招揽了唐国强、王小丫和刘欢等众多大腕同台献艺,上座率竟然达到了95%以上,门外的“黄牛党”们更是活跃异常,一张赠券居然被炒到了百元以上。
在整场演出中,掀起中场高潮的正是久未在南京露面的冯晓泉和曾格格夫妇,这对被誉为中国乐坛“金童玉女”的夫妻档歌手手拿两件怪异的乐器登台,用两首力作彻底征服
了南京观众。表演结束后,冯曾夫妇在接受金陵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时透露,他们已通过壁画、传说等方式,发掘整理了好几件这样的已失传多年的古乐器。
关于乐器:在传说中寻觅
当晚,冯曾夫妇的甫一亮相便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他们手中的古怪乐器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兴趣。只见冯晓泉拿的是一个类似手鼓的乐器,而曾格格拿的似笛非笛,但乐声都异常委婉动听。
冯晓泉表示,他们用的一个叫尼泊尔鼓、一个叫西域竖笛,这在国内基本上都是失传的绝版,“这西域竖笛是布达拉宫的圣品,但早在很多年前就失传了,我们也是在游牧民族的部落里才寻觅到它的部分音色,然后找专业巧匠重新复制的。还有这个尼泊尔鼓,音色震撼而陌生,也是我们从国外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孤本绝品。”
对于寻找这些失传乐器的初衷,冯晓泉总结为是在追求需要的声音,他们曾为了找寻一支传说中的波斯唢呐而花费了好几年的时间。而且在寻找中,他们还发现了很多历史原貌,比如为了寻找在唐朝盛行的玉笛,他们踏破铁鞋终于在一幅出土的壁画上发现了端倪,同时他们还验证了在1400年前女性才是笛子演奏主体的说法,这也推翻了以前学术界的一些相关误解。
关于刀郎:时代造就奇迹
前阵子,一则关于冯晓泉与女子十二乐坊之间的“口水战”新闻充斥着娱乐圈,如今旧事重提,冯晓泉还显得愤愤不平:“那家媒体扭曲了我的本意,把我们和女子十二乐坊放在对立面上。其实,我们的音乐类型根本没有可比性,而且我们私下也都是朋友,怎么会故意对骂呢?”
冯晓泉曾被奉为新民乐的代表人物,他主张用民族音乐嫁接到流行音乐上,而在这方面似乎刀郎便是成功的典范。说到这,冯晓泉显得兴致颇高:“你有没有发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乐坛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往后经典的作品越少。这与时代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现在生活的节奏太快了,人们已经沉浸在这种快餐文化当中,但他们的心中还是在渴望曾经的经典。于是,刀郎适时地出现了,他的歌曲充满着怀旧的色彩,自然笼络了庞大的听众群。”他还分析说,刀郎的走红应该归结为一种现象,值得人们去研究探索。金陵晚报记者 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