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上海画院提携新生代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08:51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顾咪咪)日前,上海中国画院举办了《中青年画家提名展2004》,这是画院运用灵活的机制,开办绘画高研班后的一次检阅,也为体制外有潜质的中青年画家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从中可以看出,一些非常有才气的中青年画家开始崭露头角,新生代画家群正在崛起。

  上海是海派艺术的发祥地,养育了一批艺术大师,即使是解放后,画坛还出了王个簃
、唐云、陆俨少等大家。在老一辈画家辉煌之后,新一代的中国画家如何谱写新的篇章,一直是画院领导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画院半数画师已退休,中青年画家青黄不接。为此,画院从社会上挑选了一批小有成就的画家连续举办了3期高研班,除了系统的中国画理论研讨外,还涉足了世界上各种新思潮及最新绘画形态。画院邀请他们参加画院的年展、联展等,为他们迅速“冒”出来提供展示平台。优秀者则聘任为画院画师和兼职画师。

  “没有创新,成不了大家”这是画院领导一贯的思想。参展的中青年画家中,既有画院画师,也有美术编辑、院校教师、在读研究生和军人画家,年龄层次从30岁至50岁,正是思想最活跃、精力最旺盛的年龄段。他们的艺术追求不尽相同,创作方式因人而异,绘画样式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绘画的手法上几乎摆脱了传统中国画的种种规诫,趋向于视觉艺术化。画院对他们的创新始终给予很大的关注与支持,认为在整个人文背景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后的今天,传统中国画发生这样的蜕变是顺理成章的事。在关注创作手法变革的同时,他们还鼓励中青年画家关注当下、关注生活。展出的作品如蔡广斌的《窗》系列,何曦的《二手系列》、丁蓓莉的《街景》、《钱江远眺》等,画家在将艺术创作提升到学术的层次,以期让社会确认他的精英身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画的“艺术随时代走”的本质精神发扬光大。

  专家解读“提名展”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朱国荣:《上海中国画院中青年画家提名展2004》留给我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是它的学术性。所谓学术性,我认为是画家在创作时,不单是完成一幅画,更不是把画作为商品来生产,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对自己以往的艺术作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包括思想上的、题材上的、绘画语言上的,笔墨技巧上的等等,提出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回答。如善画具象人物的丁筱芳,这次将人物解构化成了抽象作品;再如李戈晔画游泳,这次在水里做了些花样……总之,他们确确实实在做学问般地研究和探索,如何突破自己,如何发展自己。他们在作品里表达的完全是个性化的生活经验的体验,虽不是公众的,但却是真实的。通过作品,可以了解当下青年画家在中国画创作面临的问题和多元化的面貌,可贵的是在富有现代感的作品中的笔趣、墨趣、意趣,与中国画的传统保持着一种藕断丝连的关联。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