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演员哑然无言,台下观众抑或大声叫好,抑或笑得前仰后合。哑剧,这一各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昨晚又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登台。前几年,上海观众看到的多是来自亚欧的“搞笑类”哑剧。而昨晚美国阿里西亚哑剧团演出的《午夜的陌生人》,让上海观众第一次发现:除了喜剧,哑剧还可演成悲剧、悲喜剧甚至无所谓悲或喜的形体剧;看哑剧时,除了捧腹大笑,竟还可以从中读取那么多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情感以及心灵的呐喊。
男女同舞原是一人
舞台灯光一亮,观众首先看到一位绝妙女子:金色长发,紫色长裙,身材玲珑有致,就连手上都优雅地戴着紫色手套。在“她”往台下频送秋波后,台上突现一英俊男子:白色衬衫、黑色马甲和长裤,身材高挑,风度翩翩。男子与女子翩翩起舞。当他俩卧倒“亲密”时,细心的观众才突然发现破绽:这哪里是一男一女啊,舞台上原来只有一个人!只是演员把右边扮成女子,左边扮成男子,借着舞台灯光,在一眨眼间,演员表情能在男子的冷峻和女子的妩媚间迅速转换。这倒让观众亲眼目睹:当相爱的人真的成为他/她的另一半时,究竟是什么样子。
观众“跑”上天花板
舞台上是一张竖起的白板,上面钉着两块红布以示枕头。当演员惬意地“躺”上去时,观众一下子发现自己的视角变了:跑到了天花板之上,正透过天窗口窥视卧室内的一切。演员在台上展现的是不同的睡姿,但因融合了舞蹈和戏剧的语汇,使得演员每一个侧身都显得很优雅。
《午夜的陌生人》仅是昨晚演出10个节目中的一个,之所以选这个名字为整台节目命名,原因就在于它呈现给观众的独特角度,阿里西亚哑剧团的与众不同正在于此:以独特角度从平常生活中发现艺术。
记得前两届艺术节上的一些哑剧大师,举手投足皆幽默,营造了极热烈的剧场气氛。或许是文化的差异,昨晚一些诸如《龙之舞》、《创世纪》等“独脚戏”,倒并没有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
中国哑剧
哑剧是不用台词仅凭借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形式,最早诞生于西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些话剧演员运用哑剧这种艺术形式表现现实生活,使之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但在中国,哑剧艺术没有强大的后备人才,因此没能形成规模和气候。自1994年上海国际哑剧艺术节之后,中国剧坛几乎没有出现过一台像样的哑剧剧目。近年来,一些曾涉足哑剧艺术的人士纷纷退出。最后大概就剩下王景愚、游本昌、王德顺和陈健秋等几人仍在哑剧圈里苦苦挣扎。哑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出现了停滞和断代的局面。(本报记者 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