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十一月十二日电 题:中国哑剧为什么“哑”了?
中新社记者孙璐
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节目之一,来自美国阿里西亚哑剧团的美国精品哑剧《午夜的陌生人》昨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艺术剧院上演。十几个精彩片段,不同侧面
表现哑剧与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奇异效果,观众席中笑声、惊叹声贯穿始终。
一边是票房红火的国外哑剧节目,一边是无人问津的本土哑剧市场。记者不免重复起年前采访上海魔术节时的感叹,无论是魔术、马戏,还是哑剧,为什么常常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哑剧怎么就“哑”了?
西方哑剧:情节取胜
漆黑的舞台上没有任何布景,唯有一束昏黄的灯光在光滑如水的舞台上投下一个圆,三个演员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述说着平凡的场景中人们都不曾观察过的姿态。“电光之夜”、“龙之舞”、“天使升空”,十几个哑剧片段光听名称就够吸引人的;而曲折的戏剧情节让沪上观众第一次发现,看哑剧时除了捧腹大笑,竟还可以从中读取那么多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情感表白。
台上演员哑然无言,台下观众抑或大声叫好,抑或笑得前仰后合。记者了解到,西方哑剧已然成为历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上海也已经出现了西方哑剧的忠实观众群。
中国哑剧:断代之忧
十几年前,春节晚会上的哑剧小品《吃鸡》、《淋浴》使中国观众开始从荧屏上领略了哑剧的魅力,但是,十几年后,本土哑剧面临中断。这不得不使人们深思,“中国哑剧为什么哑了?”
“在中国,哑剧艺术没有强大的后备人才,因此没能形成规模和气候”,此间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一九九四年上海国际哑剧艺术节之后,中国剧坛几乎没有出现过一台像样的哑剧剧目。近年来,一些曾涉足哑剧艺术的人士纷纷退出,最后只剩下一些老哑剧演员仍在苦苦挣扎。
“传统形式没有票房,要创新又缺乏投入。中国哑剧作为一个独立的剧种已经出现了停滞和断代的局面。”专家如此感叹。
要风雅还是“疯哑”?
西方哑剧“先锋”来了,而且是“无声的力量”。然而,有一点让人不明白,从本质上说西方哑剧的演出内容和中国哑剧大同小异;只不过是多了点情节,多了点包装,多了点投入,多了点宣传……现场氛围就大相径庭,观众的反应也从风雅变成了“疯哑”,演出现场爆棚,票房也很火。
反观中国的哑剧,走出“沉默是金”似乎很容易,也似乎相当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