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巢峰“四个看不懂”引发关注(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19日09:55 新京报
巢峰“四个看不懂”引发关注(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出版老前辈、上海辞书出版社原社长巢峰10月下旬在第三届上海出版人奖颁奖座谈会上直言“四个看不懂”,此一说引起了出版界的高度重视。11月10日,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巢峰。

  巢峰所说的“四个看不懂”是:(1)1978年每种出版物的印数平均是25万册(张),到了2003年平均印数是每种40000册(张),说明我们图书质量的下降;(2)库存直线上升,1978年是4亿,2003年到了400亿,销售额是461.64亿元,2003年的库存和销售额几乎到了1比1,这说明我们的书不受群众欢迎;(3)1978年人均购书为3.9册,1981年是5.6册,2001年是5.4册,2002年是5.5册,到了2003年是5.3册。二十多年中人均购书册数增加了一倍都不到,这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增长简直不成比例;(4)退货率居高不下。197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退货率是1%-2%,而今上海大部分出版社的退货率达到了20%.巢峰先生所说“四个看不懂”,可以归纳为(1)出版物平均印数下降;(2)出版库存上升;(3)人均购书册数增长缓慢;(4)图书退货率居高不下。其中(1)(3)两项与中国是否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有关,而(2) (4)两项,出版产业人士深有感悟。

  关于退货率问题,巢峰说,计划经济时期图书的销售方式是包销,基本无退货。

  改革开放后,图书逐渐由卖方市场转换为买方市场,包销这种形式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经销、代销。虽然卖方市场转换为买方市场使得退货率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上世纪80年代的退货率基本在6%左右,1990年代的退货率在10%左右。2000年以后,退货率就上升为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巢峰还认为,现在的出版已经呈现出膨胀型衰退。各地成立出版集团以后,滞胀问题就更加严重。

  与巢峰所说的情况相对应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图书销售出现整体滑坡,大部分出版社均传出退货比例增加、库存上升、回款不理想的消息。 大部分出版社也放慢了出书速度。

  出版产业的症结出在哪里?即将在12月1日开放的图书批发将会产生哪些影响?正在进行的出版社改制能改变现在的出版现状吗?

  就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新闻出版署相关领导、出版单位、发行者和相关出版研究机构。

  本报记者张弘

  管理部门回应

  柳斌杰:出版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巢峰“四个看不懂”引发关注(组图)
受访人:柳斌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出版物流通市场改革不到位。原有的渠道不畅通,行政渠道还没有完全向市场化转变,而新的流通体制尚未建立。

  出版业陷入低谷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出版体制问题。现在正在进行的出版社从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将有效地促进图书业良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状况。即便如此,出版业的真实情况也不完全反应在出版数据上。比如,现在整个图书市场仍然处于猛增状态,大众消费增长很快。

  虽然学生数量比以前减少、学生的消费总量下降,但没有影响整个图书市场的增长趋势。另外就是主渠道增长很缓慢,它不能反映整个图书消费的增长,因为不在体制内生产的产品没有计入统计数据。因此,人均购书量、全国总的销售码洋所反映的数据不一定准确。

  另外一个就是出版物流通市场改革不到位。原有的渠道不畅通,行政渠道还没有完全向市场化转变,而新的流通体制尚未建立。国有的缺乏活力,民营的发挥了很大作用。

  现在的弊病是,一些地方成立发行集团以后,对下面的书店采取的是配送制,上面配什么书下来,下面就销售什么。而原来市、县一级的书店可以直接从出版社进货。

  第三,由于改革开放,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多样化,对图书也有多方面的需求,但出版社未能满足群众的需求,贴近群众的产品生产不足,有些编辑不了解读者需要什么,坐在编辑部编书,完全脱离了市场。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退货率上升和库存增加。

  把出版放在全社会来看,新华书店、邮政、供销社以外的市场活跃,群众需求旺盛。从图书的品种上来说,多少不是问题,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必然要增加品种。关键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使读者的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出版社所提供的产品,是不是读者所需要的。在图书的流通领域,发行市场垄断经营、地区封锁、条块分割都是要打破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扶持民营企业跨地区经营。教材的招标发行也是打破发行垄断的一种形式。一方面要推动新华书店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民营投资。

  从整个产业来说,产业链条合理分工、合理分割也是出版业实现大市场、大流通的一个要素。现在,出版社已经进入发行领域做市场营销,民营企业已经通过合作出版的方式进入出版领域,与国有出版社竞争。这将逐渐使整个出版链条的利润分配更合理。当然,出版体制有待进一步开放,但必须按照不同的产业链通过不同的政策来支持,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研究机构回应

  徐升国:出版业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
巢峰“四个看不懂”引发关注(组图)
受访人:徐升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出版业的方向是市场化,而最大的病症是计划经济。……出版社企业化,与市场完全接轨是出版振兴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一些出版数据如库存、退货率等只是出版产业所暴露出来的一些表面现象,如果仅凭这些数据来推导出某些结论可能不太科学。单品种图书印数的下降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出版业的一个趋势。多品种、小批数、小印量也是文化消费多元化的一个标志。以前大家都是一拥而上地去读同一本书,包括一波又一波的“弗洛伊德热”、“尼采热”、“萨特热”等都是这样,而现在的热点是分散的。

  人均购书册数最能说明问题

  现在出版业存在几个很明显的问题。总的来讲,出版业这些年来的发展还是很快的,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出版业改革(包括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这也是出版业最大的病症。

  我觉得人均购书册数是最能够反应出版业晴雨表的一个数据。我们现在出版社的造货码洋、发行码洋、行业利润等等都不能反映这个产业的本质,尤其是出版业和文化产业,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人均消费这个概念。从1990年代以来,出版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发行码洋、行业利润都是急剧地膨胀,但是人均图书消费册数一直没有增长。我记得我国人均消费册数在1986年左右是5.6册,到2000年左右的时候曾经达到过一个新高,是5.9册,但这几年又在下滑,在5.3、5.4册左右。也就是说跟1980年代仍然是持平的。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从生产的角度上来讲,一个是从消费的角度上来讲。

  从生产角度上来讲,就是说你的产品没有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的角度上来说,一个可能是消费者没有消费能力,另一个可能是消费潜力没有被发掘出来,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我觉得这两种因素都存在。

  1990年代书业的膨胀,它最大的消费因素在哪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均消费册数不变,总印数变化都不大,但是,为什么行业的产值和利润能够飞速发展?惟一能解释的因素就是书价。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些年来人们感觉书价上涨非常快,这也是形成行业暴利的一个因素。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讲又是抑制图书消费的一个因素。人们一直在反映图书价格太高,买不起书。消费者有需求,但没有东西可买———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存在的。

  这提醒我们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年造货品种有19万种,但是,教材、教辅占的比例非常高。还有一些根本不是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这也占了很高的比例。人们想买书,但是买不着需要的书。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出版社的数量、出版社的年出书品种、出书的类别、出版社人员的配置、包括工作人员的福利,这些并不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所以,出版业的方向是市场化,而最大的病症是计划经济。

  与市场完全接轨是振兴的必经之路

  现在有一个说法,出版业是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从我们出版社的数量来看,加上副牌是570多家,去掉35个副牌是530多家。这个数量在全球出版大国里面是最少的。像台湾地区有上千家出版社,日本、美国有几千甚至上万家出版社。有一个国外的经济学家研究出版时做过一个测度,如果行业要发展、需求要满足的话,每增加一个出版社,满足供求量就会有一个上升的百分比。如果要真正满足现在的出版需求,出版社的数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而这个数量又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配置的。因此,整个出版资源的配置与形成的供求产生了背离。现在的出版业一部分已经很市场化,包括出书品种和出版社的改革越来越接近市场这一块。但是,根本的体制是没有市场化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出版社不是完全在走计划经济的道路,目前正处在双轨制的状态。

  在19万种图书之中,完全没有卖出去的可能有一部分学术图书,属于作者自费出版,这反映不出来零售或者市场销售的数据,而这一部分的图书,量是挺大的,我估计一年也得有几万种。但是,很多出版社的不良库存的确是由于盲目生产造成的,从库存总量也可以看出来。

  出版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化,还是要克服一些困难。因为双轨制导致的一个恶果,就是已经形成的利益集团。

  行业也好,企业也好,甚至是政府部门也好,在扭曲的出版业中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它是在计划与市场的边缘产生的,它既沾着计划的好处,又沾着一些市场的好处。比如教育方面和其他一些政府部门,用一种类似买书号的形式出一些出版物,然后用自己的系统做发行,这产生了非常高的利益。这在经济领域应该是禁绝的。 前两年到现在,出版社企业化的问题一直在讨论。

  出版社要不要企业化?哪些出版社可以企业化?出版社企业化,与市场完全接轨是出版振兴的必经之路。完全从市场经济来考虑出版业的架构,与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完全是革命性的不一样,它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张弘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 ,还将进行线索评奖,奖金最高万元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