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报纸厚积电视薄发 荧屏读报渐成风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24日11:52 黑龙江日报

  近来,全国各地电视节目呈现出一个显著特征———将报摘、报评引入电视,用声画语言来解读报章,这种新型的电视读报节目,这两年可谓异军突起,成绩不俗———不经意间,我们已进入一个各类媒体互融、互动的新时代。

  电视传来朗朗读报声

  自凤凰卫视于2003年初开播《有报天天读》以来,短短半年时间,该栏目收视率挺进凤凰前三名。随即,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内地率先拉开了读报序幕:从2003年7月1日起,推出一档全新早间读报节目《媒体广场》,该广场集萃各类媒体,每天清晨滚动播出两遍,颇受好评,吸引全国观众眼球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第一时间》的《马斌读报》。

  央视首开读报先河,上海、哈尔滨、江苏、湖南等地也争相推出读报节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相当多的观众对这种亦说亦读亦评的读报方式很喜欢。

  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互动

  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电子媒体开始尝试和平面媒体更多地互动合作,促使平面媒体图像化,用更多图片、简炼的语言以及视觉冲击来表达新闻事件,而电视也借平面媒体浓缩报刊精华,聚焦尖锐话题,将平面媒体的深度、广度报道优势与电视媒体的大众化、形象化结合起来,于是成就了一批优秀的电视读报节目。有专家认为,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电视读报节目的频繁推出,一方面反映了传媒激烈竞争下的电视媒体不断创新的势头;同时也体现了多种媒体的融合与优势互补。

  常看读报节目的电视观众李先生认为,以往电视早新闻节目,大多是重播昨晚编播的“旧闻”,少有新鲜感,观众易流失。新鲜出炉的日报、早报具有信源充沛的优势,通过读报的形式进入电视早新闻的视野,可一边忙做饭一边听电视,短时间内却听得大量时效性强的信息,信息量大且集中,听起来十分过瘾。平时不易看到的主流报纸的头版头条、各报独家新闻、看点新闻的导读,对电视而言虽属转发的“二手货”,但对受众来说完全可能是第一手的。

  “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平面新闻资源变为电视新闻资源,或电视新闻资源变为平面新闻资源的过程中,各家在弥补自身信源不足的同时,也都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受众的需求,对别家的新闻资源进行了必要的选择和重新的梳理。从中受益的是广大观众和读者。

  但是冷静头脑后对这种现象作一番客观分析会发现,电视读报类节目的出现却又是另一种现象。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视上新近出现的大量的电视读报节目,基本上还沿袭传统的新闻节目,以填鸭式的逐条播报为主,流于“报纸版面+配音”的简单模式。这就难免给观众以单调乏味之感,观众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注意力分散。

  一个有生命力的读报节目,绝对不是拾人牙慧,全盘照搬。它不仅有选择信息的话语权,而且还可以适当发挥自己的话语权。有关人士提醒电视台:小心了,电视读报节目千万不要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中,更不要一窝蜂式地速配,泛滥式地克隆。(黑龙江日报)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