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伤痕》中也留伤痕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09:3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许寿裳对鲁迅小说《祝福》的这句点评,一下点醒了还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的卢新华。他开始反思,过去的十年浩劫摧残了一个时代,但更具悲剧的是它对这个时代中的人们精神上的伤害。于是,1978年,小说《伤痕》诞生了。卢新华也因此被封为“伤痕文学”的鼻祖。

  然而,昨日,卢新华在说起这部反思文革的文学作品时,竟无奈地告诉记者,因为历
史原因,《伤痕》中也留下了许多时代的伤痕。

  心灰意冷一度锁进抽屉

  卢新华告诉记者,《伤痕》是一个纯粹虚构的故事。作品写出来以后,他曾给部分同学和老师看过,可是他们的反应并不十分热烈。有位老师就直言,小说写得很好,可是因为是个悲剧,又因为小说主人公不是英雄人物,“人物和故事不够典型,没有正确地反映时代的本质和主流,是发表不出来的。”

  还有的则担心卢新华写这样的文章会在政治上出问题。深受打击的卢新华连给报纸杂志投稿的兴趣也没了,一气之下将小说锁到了抽屉里。直到班级里办墙报,同学倪彪找他要小说稿,“第二天就要贴出来,我怎么来得及再写一篇,所以我就干脆从抽屉里又拿出来交差。”结果,第二天小说《伤痕》被作为头条登出,“就贴在复旦四号楼底的一个墙角”,一下子轰动整个复旦。

  随后,上海《文汇报》闻讯,专门要到文稿打印出来在上海文艺界广泛征求意见。“这当中,在同学鼓励下,我还把它投给了《人民文学》,结果7月《人民文学》退稿,8月《文汇报》就发表了。”

  《伤痕》里的伤痕

  没有了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没有了假大空的政治口号,以《伤痕》为代表的伤痕文学第一次将人的情感回归到真实,第一次无所顾忌地揭开“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伤疤,宣泄了人们十年来积郁心头的大痛大恨。然而,《伤痕》的发表却依旧没能完全抹去那个时代的影子。

  卢新华说,到现在他手上还有当时《文汇报》主编给他的十六条修改意见。其中第一条,“我原本写的是‘除夕的夜里,车窗外墨一般地漆黑’,但他们说这可能有影射,四人帮粉碎了,怎么还会漆黑一片呢?于是改为‘车窗外五彩缤纷的灯火时隐时现’。”第二条,“我原写‘一对回沪探亲的未婚青年男女在侃侃而谈’,可是他们一定要在后面加上一对回沪探亲的未婚青年男女‘在谈着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大好形势’。”

  还有,原小说写王晓华“得到邻居大娘的帮助”,发表时却被要求改成“在当地的贫下中农的帮助下”,最后小说被要求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晓华大踏步地向南京路走去”等等这些改动,都使得小说在某些地方变得生涩。“这些东西让我看了就如同吃一个苍蝇一般难受,可是不修改就发不出来。”《伤痕》中也无奈地留下了那个时代划下的伤痕。

  晓华身上有妻子的影子

  最让大家感兴趣的,就是小说《伤痕》是否有真实的人物原型?小说发表后,卢新华曾收到过3000多封读者的来信。其中一位西安的知青告诉卢新华,她也叫王晓华,和小说中的主人公同时下乡,她的母亲也和小说中母亲有一模一样的遭遇,她很惊奇,远在苏北的卢新华是如何知道相隔千里的她的故事。

  尽管卢新华也曾有过插队生活的经历,但比起那些老知青来说,他的知青生活还相对简单。卢新华说,他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对于知青们的经历、故事,他都非常了解,“有时听别人说这些故事,听着都会流泪。”小说《伤痕》就是集合了许多人的经历写成的。

  不过,小说主人公王晓华倒确是根据一位真实的人物写成的。这个人就是当时卢新华的未婚妻、现在的夫人。说来也巧,卢新华的夫人是卢新华舅舅的侄女,也曾在黑龙江兵团当知青,两人15岁时相识,一年后卢新华读高中时再次相见,从此便开始了鸿雁传书。王晓华这个人物便是根据卢夫人的模样塑造的。

  昨日,卢新华拿出夫人的照片,照片中人眉清目秀、温柔可人。

  金陵晚报记者 贺沂沂 孟娟

  (编辑 思夕)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雀巢奶粉被诉造假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450张
经典两厢车狂热贴图
家居家装实用图库
北京打折楼盘信息汇总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