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香港电影业病入膏肓 明星“减薪救市” (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01日16:16 千龙新闻网

  香港电影已经完成历史任务

  “东方好莱坞———那曾是让人做梦的地方。”曾志伟的话里透出悲凉的味道,一个聚集了光荣、梦想、赞美诗的名词,如今已逐渐沦落为过去时,位于尖沙咀海滨长廊的“星光大道”留住了影星们的脚印,却无法挽留住那个辉煌的时代。上周三,香港著名导演张坚庭对媒体说:“同粤剧一样,香港电影已经完成历史任务。”言下之意,盛宴必散,是应该
放手的时候了。香港影协执行总干事丛运滋也表示,这样下去,星光大道将成为历史文物。

  事实上,早在2000年,就有人说过类似的话,不过,《无间道》等影片制造的高潮一度让人看到了希望。但之后大量的跟风电影,无不以黑帮、警匪为题材,连一些古装电影,也隐藏着“谍中谍”的元素,观众自然也就越来越少,票房持续低迷,只有成龙的《新警察故事》挽回了一些颜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杜琪峰、马伟豪等导演都承认,题材的局限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另一方面,迫于商业压力,他们往往不敢太过造次,“谁都想创新,但有些时候投资者不让,没办法。”

  曾志伟认为这种局面与内地审批太严格有一定关系:“内地题材审批太严格,很多题材的电影都是境外受欢迎,却难以打进内地,所以导演们只能选择走单一路线,这样一来香港电影便输给大胆开放的韩国电影,这才是倒退的最大因素。还有,内地应该加强打击盗版和网络下载问题。”

  不过,导演张坚庭却认为,港产片没落与网上下载无关,因为入影院看电影与电脑看完全是两回事。而且,“内地与韩国的市场开放,广东话(粤语)电影已经没有优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也指出,港产片的衰弱并非全因内地管理问题,“明星的重复使用,影片类型的有限,都属于顽症。”这些话似乎更接近本质。

  无论如何,说香港电影已经死亡,还有点言之过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施南生说:“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香港电影,正处于一次转型期,我们开会,只是希望将已经意识到的弊病提出来,让这个转型期顺利度过。”他指的“转型期”,是电影市场充分开放后,内地的资金、人力以及自然资源都恰到好处地弥补了香港电影的缺憾。但这,谁知道会不会是一厢情愿呢?投资者患上“非典型集体厌倦”

  据了解,由年初到现在,各大电影公司所拍影片均损失惨重,以致各公司悬崖勒马不再开戏,整个电影圈死寂一片,“负隅顽抗”到春节之后,贺岁第二档期竟然江郎才尽再无港片推出,两个月后险情会更加恶化。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港片的回报率越来越得不到保证,导致投资者不断流失,像是患上了“非典型集体厌倦”。

  寰宇影视公司老板林小明说:“我对投资拍片已经心灰意冷,现在所有大公司开片都会采取审慎态度。若无计可施,不少公司只有全部遣散员工走上绝路,东方好莱坞的威名从此淹没。”和林小明同样悲观的还有星皓电影公司老板王海峰,“电影制作存在大问题,《无间道》之后出现滥拍情况,观众失望,影响入场意欲。”王海峰说,投资者面临的问题包括:演员片酬三级跳,制作成本增加,宣传也得花很多钱,票房又收入不好,“吃力不讨好,老是亏本谁还做啊!”

  另外,互联网免费下载影片日益猖獗,令投资者血本无归,不再投资电影,影坛出现断层。据陈嘉上介绍,目前香港市面售卖正版光盘的公司由800家缩成100多家,但网上却有2000多个BT网站,“即使一只翻版碟都要十几元,BT却一毛钱都不用花。若再不正视问题,不只是电影业,就连电视、音乐都会受到影响。”

  电影业人士所说的严重盗版问题,源自近年热爆的BT(BitTorrent)程式。简单而言,BT程式把每位个人用户的电脑都化为类似伺服器的功能,当一位用户下载了一个档案时,另一位用户也可以从他的电脑中下载同一个档案,互联网上不会出现塞车,如果下载用户人数够多,二十分钟就可以下载一套电影了。安坐家中,一毛钱也不用花,网民就可以轻轻松松看电影。

  网络下载和盗版带来的最大危害是,主要依靠出售音像版权和VCD收入的中小型影片,丧失了市场空间。“没有中小型电影,整个市场是没有办法支撑起来的。因为这些电影是培养新导演的摇篮,也是新题材的试验田。这么一来,电影工业在本身生命力上也极大地萎缩了。”施南生指出,很多投资者因此却步,转向酝酿大制作的电影,导致产量大幅度降低,人心浮动,以为香港电影末日已到。演员青黄不接抬高片酬

  “现在很多香港影片内地上映时,演员都不会来广州宣传,不是投资方不重视,而是因为观众太熟悉那些明星了,已经没有新鲜感了。”广东华影南方院线副经理邱晴说,香港虽是“造星工厂”,但如果来来回回老是几个人,观众就会很腻味,这也是为什么港产片内地票房收入急剧下降的原因。“不到20个熟悉的面孔按照不同的搭配出现,再喜欢他们的影迷也会审美疲劳。”

  许多影迷们已经发现,自己的偶像居然还是上世纪的演员,梁朝伟、刘青云、张曼玉、周星驰、刘德华……这些港产片中的常客全部已步入中年,唯一能撑起“青春期”的只有张柏芝和吴彦祖,至于郑秀文、陈慧琳等人,她们的真实身份是歌手。“一个行业如果缺乏真正的专业人员,是相当可怕的。”一位专业人士说,在港片全盛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初,最顶尖的明星人数起码是目前的4倍。由于票房压力,急功近利的片商已鲜有敢启用年轻演员的,很多有潜力的新人连配角的机会都得不到,无孔不入的狗仔队又挤掉了明星的成长空间。

  另外,电视剧的不景气也在影响新人的冒出。实际上,香港目前仅存的巨星,都出自无线电视台,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视剧和电影越来越像两个独立的系统,韦家辉告诉记者:“电视剧繁荣的时候有很多训练班,近年电视剧走下坡路,没有什么磨练经验的机会,从里面出来的演员自然很少。”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指出,香港影业衰弱除了青黄不接,还有演员的心态问题:“一些明星叫价愈来愈高,已到不合理水平,有时一套电影的制作费差不多都给了演员。”林小明也发出呼吁:“再这样下去,整个娱乐圈都会死掉,演员们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漫天开价,不然最后连饭碗都没了。”

  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香港电影走出危机,也许得对整个行业动大手术。“电影是一种文化产业,它的建立必须经过许多年的累积,几代人的奋斗。可一旦它开始出现萎缩,那么就极有可能一蹶不振。好比日本电影,每年都有新片诞生,可是再也回不到曾经的辉煌。”这是施南生的忧患。第2页

  作者:陈旧

  (来源:新快报)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