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永不谢幕的悲喜剧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05:40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萨尼玛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全世界人们的热爱。在他死后的400多年间,世界上几乎从未间断过对他的不朽剧作的上演。尤其
是进入影视时代的短短的100年里,据统计,每年平均有3部以上的莎士比亚剧作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在全世界上映。因此,莎士比亚并不属于一个时代,也不属于一个国家,而属于所有的世纪,所有的民族。

  在世界文学史上,很少有人因为对前人名著的通俗化改编而名垂青史,而这个名著改编本也几乎没有再成为一代名著的先例。尤其又是像莎士比亚这种名震后世的伟大人物和伟大作品,原著的光芒无疑会令所有呕心沥血的改编之作都黯然失色。然而,对于改编莎士比亚作品的兰姆姐弟来说,恰恰是两者都做到了。

  查尔斯·兰姆(1775~1834)和他的姐姐玛丽·兰姆(1764~1847)出身寒苦。他们的父亲约翰·兰姆给伦敦的一个律师当仆役。查尔斯因口吃没读上大学,在东印度公司当了33年的小职员;玛丽则靠揽些针线活计贴补家用。更为不幸的是,玛丽一度神经失常,亲手杀了自己的生母;查尔斯本人也进过疯人院。正因为如此,姐弟俩均终身未婚,几乎将莎士比亚伟大的戏剧当成了苦难一生中最重要的支撑。

  也许正是基于这一段青年时期最痛苦、最凄惨的经历,姐弟俩共同完成的这部莎士比亚名著的改写本,才又在书的封面上添加了一个副标题“专为年轻人而作”。如其序言中所写的那样,这本书尽量使用英国16世纪和17世纪的语言风格,并且以青少年所喜爱的语言方式呈现出原著对人性的体察入微。其实以他们的热情和内心的激烈冲突,这本姐弟合著的行为本身,就有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存在。流传下来的莎士比亚诗剧共37个。其中喜剧14个,悲剧12个,历史剧11个。兰姆姐弟从中选出了20个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也是对他们心灵冲击最大的作品,把它们改写成叙事体的散文。其中有6个悲剧(《李尔王》《麦克白》《雅典的太门》《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奥瑟罗》)是由查尔斯执笔,其余14个是玛丽改写的。1806年,也就是在他们动手写此书那年的6月2日,玛丽在给另一位作家的信中提到了姐弟俩写作此书的情景:“我们俩就像《仲夏夜之梦》里的赫米娅和海丽娜那样合用一张桌子(可是并没坐在同一个垫子上),我闻着鼻烟,他呻吟着,说实在写不出来。他总是这么说着,直到写成了又觉得还算过得去。”

  兰姆姐弟在这本书里改写的20个故事,分属于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从莎士比亚简单的生平和创作过程来看,他早期写的多是喜剧——当时他对生活满怀信心,作品充满浪漫气息,同时,英国刚击败入侵英吉利海峡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大英帝国称雄于列强。也许是受这种大气候的乐观情绪感染,莎士比亚对现实称颂多于嘲讽,对人生肯定多于批判。而他的悲剧写于生命的晚期,此时他对现实和人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时局开始动荡,社会的矛盾重重,金钱在人与人之间所起的连接和破坏作用,使他更加清醒和深刻。所以从总的来说,莎士比亚的悲剧才是他文学成就的最高峰。

  兰姆姐弟改写的这20个故事,大部分涉及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对莎士比亚来说,爱情是他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悲剧的最有力的武器;对终身未婚的兰姆姐弟来说,爱情更是他们内心中永恒的烛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莎士比亚戏剧的扑朔迷离中,紧紧抓住剧情的每一个环节,把一个个人物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把人间百态的悲喜剧,剖析得简洁清晰,层次分明。

  这部书最初是被冠以“故事集”的名义于1809年1月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的,出版人是当时的宪章派作家威廉·高德汶。谁也不曾想到,这部书出版后,不但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各个年龄层的人也都竞相购买,一时兰姆姐弟名声大噪,这本书很快便大行其道,简直有洛阳纸贵之风。其后的一个半世纪以来,这个故事集曾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经久不衰。许多著名画家如威廉·哈卫、约翰·吉尔勃特、阿瑟·拉康姆、希兹·罗宾逊等,都先后为此书的不同版本画过插图。多少年来,无数卓越的莎士比亚学者、著名的莎剧演员,以及数不胜数的莎剧观众和倾心的读者,最早都是通过这部莎剧启蒙性著作而得入其门的。

  兰姆姐弟这部作品的成功,首先在于他们具有一双孩子般的眼睛和孩子般的心。只有单纯到以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以儿童的心灵感受人世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的时候,这个世界才可能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他们之所以对莎士比亚戏剧表现出忠贞不渝的热爱。除了这本书外,兰姆姐弟还合著过其它的许多作品,且儿童文学在他们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比如他们合著的《儿童诗歌集》(1805),以及玛丽单独写作的《列斯特夫人的学校》(1808)、查尔斯单独写作的《红星王和红星后》(1805)等。

  此书最早的中译本是早在1903年(即光绪29年)就曾出版,是由当时的上海达文社出版,书名古拙拗口,叫做《外奇谭》,译者不详。第二年,林纾和魏易又出过一个该书的合译本,题名也颇有中国旧小说的味道,叫做《神怪小说:吟边燕语》。此后,国内还陆续出版过几种英汉对照的《莎士乐府本事》。这些都早已绝版了。目前由著名翻译家萧乾所译的这个译本,是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印行的《查尔斯及玛丽·兰姆诗文集》,并按照伦敦华德·洛克书店的彩色插图本重分段落的。

  莎士比亚著作在中国的翻译史与阅读史,其实都是从改写的戏剧故事开始的。不论中外,400年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所有莎士比亚改写作品中,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当之无愧地成为其中的翘楚。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阅读莎士比亚———永不落幕的悲喜剧》,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对莎士比亚的“双重阅读”。编者在此次修订出版的过程中,在原有的兰姆姐弟故事集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由莎剧改编的电影信息,从而突出了这一“双重阅读”的概念。编者同时还约请了电影研究专家,将历年来由莎士比亚戏剧改编的经典影片与相对应的戏剧故事,配合起来阅读。书中不仅有这些经典电影的详细介绍、改编特色与艺术价值,同时还有相关著名导演、演员的简介。书中大量网罗了历史上与莎士比亚戏剧有关的舞台、电影作品的图片与文字,虽然很多边栏图片也许因为资料不够翔实并无详细标注,但在编者看来,有胜于无,何况从当今图文互动的图书出版潮流上看,这在版式上也是有过精心考虑的。

  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的永恒主题。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将随着时代的推演而花样翻新,永不谢幕。不过,法国作家纪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会令所有的莎士比亚热爱者发出会心的一笑:“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

  (《阅读莎士比亚———永不谢幕的悲喜剧》英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著萧乾/译百花文艺出版)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