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器乐创作为何面临尴尬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12:02 扬子晚报

  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日前在广州落下帷幕。在作品奖里,琵琶作品金奖空缺,而上一届金钟奖也出现了小提琴作品和钢琴作品金奖空缺的现象。作为中国音乐的权威奖项,连续两年没有器乐类作品的最高奖,是件颇为尴尬的事情。创作收益微薄

  “这是利益问题”。作曲家徐沛东直截了当指出。的确,作曲者创作时,应该更注重表现一种艺术精神,而这种精神往往能深入人心。而反观当前的音乐创作环境,歌曲特别是
流行歌曲的创作相对于器乐作品,会带来更加丰厚的回报,作曲者的知名度也会迅速提升,于是众多器乐创作人才的流失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另外,现在器乐创作也同样面临着窘境,作曲者得到的回报很少,辛辛苦苦写出了一个曲子,还需要请一个名家来演奏。如果不是名家,在音乐的表现上就要受到制约,但请名家就要多花钱。社会关注不够

  社会关注程度的严重不足也是中国器乐创作面临的难题之一。歌星的奇闻逸事连篇累牍,各种名目的模仿秀充斥荧屏,优秀的创作作品却鲜为人知。就拿交响乐音乐会来说,能在市场上卖出票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因为大家对这些新东西完全陌生。这还不算有很多获奖作品老百姓连名字还没记清,就已经被请进了仓库。针对这种情况,有关方面也计划采取一些措施,如先录音推广,再进行评奖活动等。不过在我们看来,最根本的还在于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爱音乐、懂音乐的氛围。比如这次在广州采访就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金钟奖比赛的1500张门票免费送到了市民手里;开展约27场系列音乐文化活动,市民可免费观摩;市民可免费参加5场专题音乐讲座。老百姓不仅知道了金钟奖,也参与到金钟奖的各项活动中去。时代创意匮乏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作品才会有影响力,但有些作曲者在创作器乐作品的时候仍然片面强调现代技法,漠视社会生活所展现的多彩画卷,于是就产生了指挥不愿意指,乐团不愿意演,观众不愿意听的“三不”作品。面对交响乐创作的现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曾疾呼:“一演就是《梁祝》,一演就是《黄河》,一演就是《红旗颂》,这三个是很好的,但是光演这三个是不够的,我们这么波澜壮阔的改革,就不应该表现一下吗?”赵纲 张卉 新华日报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