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郑和也曾下东洋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09:23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报道】明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众所周知,郑和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布印度洋两岸。但鲜为人知的是,郑和也曾“下东洋”,而且今年还是郑和下东洋600周年。昨天,最先提出“郑和下东洋”观点的南京大学历史学家潘群教授告诉记者,这段史实发生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一样应该好好纪念。

  郑和为什么出使日本

  郑和下西洋是在1405年,但潘群指出,其实在这之前的1404年,郑和就已经率使团出使了日本。这一观点有多部史书记载为证,如《日本一鉴·穷河话海》中说:“永乐甲申,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明人冯应京《皇明经世实用编》中写道:“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命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

  那么,郑和为什么要出使日本呢?潘群指出,是为了缓和因为倭寇(日本海盗流寇)屡次侵犯我国沿海而紧张的中日关系。倭寇对我国沿海的掠夺行为从元朝末年就开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八月,“倭人寇蓬州”。明朝初年,倭寇又多次侵犯山东及沿海郡县。到了永乐年间,倭寇犯境更加猖獗,而且直接威胁到各国贡船的安全,使得永乐朝的对外联系受到了阻碍,在这种形势下,永乐帝朱棣觉得有必要选派一位亲信,出使日本,处理好中日关系,制止倭寇的袭扰。派谁去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呢?朱棣选中了郑和。

  出使日本订下经济条约

  潘群说,永乐二年四月,郑和出使日本。这次出使,他为发展中日关系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郑和通过与日本国王源道义(即足利义满)的具体磋商,宣扬明王朝威德,使其本国主动出师剿捕倭寇。更为重要的是,双方还签订了重要的经济条约“勘合贸易条约”,即“永乐条约”。潘群指出,“永乐条约”确定了中日贸易中的“勘合”原则,在明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倭寇气焰大为收敛

  潘群教授向记者指出,郑和使日,除了推动中日贸易外,还大大发展了两国外交关系,缓解了倭寇犯边问题。

  潘群说,在郑和的外交活动下,源道义接受了明朝皇帝给他的“日本国王”封号和金印、冠服等。源道义后来还遣使来华致谢,正式与永乐朝建立了外交关系。而对于中国极为关心的倭寇问题,源道义更是积极予以解决。郑和使日后,源道义就出师追捕倭寇,抓到了一个主要的首领,放在蒸笼里蒸杀,并把其他的俘虏献于明朝。正是在郑和和源道义的共同努力下,倭寇海盗渐渐收敛绝迹,到了永乐十五年,大体上“海洋平静。”

  1605年,郑和开始了下西洋的历程。潘群评价说,此前一年的郑和下东洋,对郑和成功下西洋起了保障作用。因为东西洋是一个整体,正如世界是个整体一样,从明帝国当时面临的形势来看,郑和必须先解决作为海防重点的日本这个后顾之忧,才可以大举下西洋。、

  潘群:我这样发现了“下东洋”

  郑和曾经去过日本的事情,不见于《明史》、《明实录》等正史中,但潘群告诉记者,这是确确实实的史实。可惜的是,这一已经被缜密论证,并且得到权威肯定的观点,到现在还没有广为人知。

  潘群向记者讲述了他发现这个史实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时任南京二十九中教师的潘群,经常去图书馆翻阅明史方面的资料。他发现,在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郎瑛的《七修类稿》等史料中,都有“太监郑和等赍谕诸海国,日本首先归附”一类的记载。这就是说,郑和通过出使各国的活动,使得中国附近的各个国家相继被招抚,首先归附的就是日本。

  后来,潘群终于又在明人郑舜功《日本一鉴》和胡宗宪《筹海图编》中有了大发现,“永乐甲申,遣使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这样的记载让潘群发现了郑和原来也下过东洋。后来,潘群又根据王?登《客越志》记载考证出郑和当年扬帆东渡日本的出发点应当是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

  发现了这段史实后,由于种种原因,潘群并没有立即写成论文发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在山东大学任教的潘群被邀请去宁波参加一个中外交通史研讨会,这时他才萌发了把这段历史写成论文的想法。当时,这一观点在山大内部引起了争论。著名郑和研究权威郑鹤声教授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张维华教授则鼓励潘群,既然有史实依据,完全可以写成论文发表。潘群写出论文后,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教授指定在《文史哲》上发表,为此还撤掉本已排好的稿子。潘群告诉记者,他的关于“郑和下东洋”的观点在学界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赞同,已被大多数人看成是确凿的史实。

  静海寺征集郑和壁画

  位于下关朝月楼的古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而敕建的。为了纪念郑和首次航海600周年,市政府投资修建南京静海寺纪念馆,其主体建筑为郑和纪念堂,堂内主要陈设包括郑和航海壁画10幅。为了使壁画达到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静海寺日前决定向全社会征集壁画。

  静海寺副馆长杨波告诉记者,这10幅壁画应该能表现郑和七下西洋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场景。绘画风格采用炳烯颜料,为传统重彩,具有著名的永乐宫壁画的色调和风格。

  金陵晚报记者 于峰

  (编辑 恒雪)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故宫等景点门票拟涨价
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54届世界小姐总决赛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地产大腕赶集住交会
一周缤纷家装美图循环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