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民间文化杂志《汉声》内地出版
1970年1月,《汉声》杂志正式在台湾出版。在此之前,黄永松和他的合作者们已经筹备了近一年的时间。当时,黄永松和他的同事们一边做一边学。从诞生到现在,《汉声》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很大,但是,从一开始就确定做民间文化的主旨却从未改变。从有意识地介入到真正被吸引,黄永松回忆道,“我做了好几年,碰到民间文化的采访,才发现里面好丰
富。从老的戏曲、庙会、古迹、手艺……里面都有让人惊讶的东西。”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让杂志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它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这样一本杂志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创办的呢?黄先生介绍了其中原委。20世纪60年代末期,黄永松从国外回来,他在国外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西方人对于中国的陌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人们都梳着辫子、穿着马褂以及来自华工的印象。当时,他觉得这是由于外国人不懂中国,所以看轻我们。因此,他就想把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介绍给外国人。于是,就想以出版刊物的形式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当时出版的杂志是英文版,主要还是想做东西文化平衡的工作,因为有一部分中国人总是觉得西方的月亮圆,出英文版的目的也是想先改变这种状况。随后,台湾的经济开始起飞,产生了很多暴发户,崇洋特别厉害,很多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了解它的价值所在了。于是,杂志社决定让《汉声》变成中文版。如果说东西平衡是横坐标,那么这种转变就换成了纵坐标———在中国人中间,完成传统与现在,古与今的衔接。就这样,中文版的《汉声》从1978年一直做到现在,杂志始终坚持“传统的、中国的、民间的、活生生的”这四个标准。从内地改革开放的初期开始,《汉声》就进入内地采集民间文化。那个时候,从陕北一直到山东,黄河头到黄河尾,西南、长江流域,《汉声》有11个工作点,为杂志采集信息。
杂志的高峰时期是在二十年前,那个时候有两三万册的订阅。而工作人员在1980年到1990年期间超过了1000人。可惜好景不长,后来销售一直下滑,到现在只有五六千册了。好在黄永松对此不在意,他认为,小一些会更灵活。但是《汉声》杂志的现状决定了它只凭杂志本身难以维持基本的运转。于是,他们就把杂志的内容编写成少儿读物。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不仅使孩子们从小接触到了民间文化,而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以这种少儿读物来养刊物的做法也一直维持到现在。
杂志于今年9月在内地和台湾同时出版后,情况有了一些好转。黄永松先生希望它可以维持自身的运营。以前的内容中,陕北剪纸、福建土楼、江浙的蓝印花布,贵州的蜡染,这些最好的部分都是在内地采集的,但出版的书都是繁体字版,这种情况一直让黄先生很遗憾,现在,这些图书终于可以在内地出版了,黄永松先生非常高兴。如今,《汉声》在北京的机构有二十多人。延续民间优秀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不让断裂出现是黄永松先生多年的秉持,但现实显然不能让他满意,年轻的一代对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了解太少了。“搞了三十多年很累,累中还带着沮丧。”但是,如果不做,短裂会更厉害。说到以后,黄永松先生相信,内地的出版社像他这样来做的将会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张弘报料线索一经采纳,奖金至少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