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电影学者谈《功夫》:复兴功夫片,星爷行吗?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02:02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黄斌 作为香港电影或者说华语电影的重要类型,李小龙死后,功夫片似乎也就停滞不前,直到成龙李连杰引入搞笑元素,合力支撑起一片天空。但随着两人到好莱坞发展,香港功夫片似乎平静了不少。从小视李小龙为偶像的周星驰一直有个关于功夫的梦,他自编自导的《少林足球》取得空前成功,在国际上重塑中华功夫形象;而《功夫》则更是融汇传统与现代十八般武艺,势将这一类型发扬光大。但是周星驰真的能为功夫片迎来新的春天吗?

  反对派:他在借“功夫”做市场

  采访对象:黄式宪(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功夫片应该是体能本身的展示,而不是特技。

  我觉得周星驰没有这个能力完成香港功夫片的复兴,最多是在功夫片这一类型中,加入无厘头的元素,完成一种现代意义上的重构,是借“功夫”这一招牌做市场。就算他把香港功夫片黄金时代的那批人请来,片子的品质都不会太好,这也是他个人的文化素养决定的。

  虽然我还没看《功夫》,但大约能猜出一二,现在的电影普遍充满一种游戏感,抛弃了人文性,是一种返祖的现象。电影的起源是游戏,而现在的电影都在追求游戏化、嬉闹化,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便是个中典型。

  中国的功夫片深深扎根于武侠传统,没有胡金铨这样的传统文化学养,无法表现其精髓。像张艺谋表现得也是皮毛,何况是周星驰。他最多搭建一个武侠、功夫场景的奇观,但没有内涵,没有依托。我想,功夫、武侠片的神是一种英雄的豪情,但像张艺谋的《英雄》找不到气节,《十面埋伏》倒退得更厉害,在画面上张艺谋已经发挥到极致,但很苍白,底蕴不够,剧作结构充满悖反。周星驰以往

  影片的气质决定了他也无法完成这种对胡金铨们所开创的经典功夫世界的复兴,充其量是一次搞笑的游戏。当然这也不是他的使命和目标,李小龙的高度,没有人能轻易超越。

  我觉得武侠片的发展和复兴,可能还是要靠新人,连成龙这样的都太老了。这个人一是要有真功夫,另外一个还要有真文化,要通过功夫弘扬中华侠义文化的精髓,寻找到我们文化的源点。我们要特别警惕武侠精神的缺失。

  支持派:他代表一种先锋文化

  采访对象:郝建(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我对《功夫》是充满期待的,它应该首先是个喜剧,然后才是功夫片。我非常欣赏周星驰,因为不管在香港地区还是内地,他都代表着一种先锋的文化,能把现实的东西虚化。

  功夫片是香港电影的特色,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比如《火烧红莲寺》,上世纪6、70年代被香港电影人真正将其发扬光

  大。功夫片是我们所说的“暴力美学”的载体,也是香港电影对中国乃至世界电影作出的贡献,否则昆汀《杀死比尔》也不用向日本和香港的老电影致敬。我们的功夫电影在世界上是一流的,没有理由不期待《功夫》。

  至于说到发展,我觉得继续展示最传统的功夫也行,将高科技融入进来也可以,关键的问题是要适合剧本。只要适合了,管他用什么方式,好看才是第一位的。我一直反对将商业和艺术对立,所以说周星驰的电影只有商业价值没有艺术价值是不对的,好的商业片怎么可能是不讲艺术呢。

  “功夫片”一词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的拳脚影片。功夫片是中国电影类型中最受世界瞩目的特产,简简单单的拳脚,却能成为千变万化的视觉奇观。

  上世纪50年代:黄飞鸿时代

  最早的香港本土电影重文轻武,以拍文艺片为主,视动手动脚的剧情为市井,事实上,当时的动作片也只限神怪化,直至《黄飞鸿》系列的出现。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传》诞生,由胡鹏导演、关德兴扮演黄飞鸿,此后形成80多部香港最长的电影系列。《黄飞鸿》系列拥有极浓厚的儒家思想背景,功夫方面,以南拳为主,属彻底实战派,不谈内功只论招式,绝无花拳秀腿。这一系列风靡整个上世纪50年代,也影响了之后的功夫片导演。

  上世纪60年代:武侠片时代

  1964年,是武侠片重要的一年,《金鹰》、《五虎将》、《大地儿女》等动感格斗电影纷纷登场。到了1967年,胡金铨的《龙门客栈》和张彻的《独臂刀》彻底改写了武侠电影的风貌,他们一个艺术一个阳刚,共同为中华功夫片开创出一个新时代。

  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时代

  经过上世纪60年代武侠片的辉煌,香港电影势力也不断壮大,市场拓展至东南亚。同时烟火爆破技术、血肉横飞化妆术也逐渐令本土电影制作水平提高,功夫场面推陈出新。其中王羽自导自演的《龙虎门》及李小龙的《唐山大兄》掀开了上世纪70年代香港功夫片的序幕。1971年,李小龙从美国回到香港,在看了许多功夫片后,自信可以用新的拍法震撼世界。他没有食言,尤其是《精武门》,那句“告诉你,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爱国良知。直至《猛龙过江》,李小龙终于使中国功夫名扬世界。

  上世纪8、90年代:“四小龙”当道

  李小龙死后,功夫片主角更趋向多样化,《马永贞》、《少林三十六房》、《洪拳与泳春》、《醉拳》等都发挥了香港电影人的聪明才智。而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以下“四小龙”:成龙、李连杰、袁和平和徐克。成龙将搞笑的元素融入真功夫中,开辟出“功夫喜剧”的新路;李连杰是模样端正又会打的高手;袁和平精通北派武术,他的风格扎实稳健;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将他推至国际市场。作者:晨报记者黄斌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功夫》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