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伍斌)一家欧洲经典老牌乐团,前不久再次莅临申城,在演出市场着实火了一把。不过,几位眼尖的乐迷却发问:“这家乐团5年里来了3次,每次乐团首席、演奏员的面孔都不一样。国际顶尖乐团如此频繁‘换血’,恐怕不太可能吧?”
上海爱乐者协会一位会员挑明说:小心,国外某些一流制作,也会用并不货真价实的班底,上演“挂羊头,卖狗肉”的一幕。为什么?观众中的大多数并不懂行,只冲着名头而
来,甚至看完了都不知真相。比如说那家老牌乐团,就有外围的副团存在,它第一次来沪时,台上只坐了60多个人,哪里是大型编制管弦乐团的模样?但是观众不明就里,以为看家的班底来了。
随着观众欣赏水准的提高,也有很多人发现了“问题”:今年夏天,曾有一部爱尔兰经典踢踏舞剧,卖的是高价票,但不少观众看了10来分钟,就坐不住了———男演员与去年《大河之舞》来沪时相比,舞技相差太远,连高低、胖瘦都参差不齐,活脱脱一个“业余小分队”。知情人告诉记者,演出版本是“正宗”的,可能是来沪的表演班底掺水。原来,目前世界当红的歌舞、音乐剧制作,大多会有几个国际巡演班底,有时候演出“单子”来不及接,就用临时招考演员的做法组团。艺术自律严一些的,表演水准差不了多少;“浆糊”一点的,就“拉到篮里都是菜”了。
有观众反映,今年初,曾有一支打着“来自音乐之都维也纳”旗号的维也纳皇家爱乐乐团高价登场。然而,在全世界的音乐网页上都找不到其出处。乐手在舞台上漫不经心,演奏时经常发生错音、声部脱节,甚至有在演奏古曲时加入电子琴的现象。一位外地音乐爱好者在网上发帖,愤怒地斥之为“假冒伪劣”。北京一位媒体同行透露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去年10月他曾去维也纳采访,在当地的一家音乐学院,曾惊讶地看到了一个布告———“圣诞期间,您想去中国旅游吗?请报名加入某某乐团。”
对于那些并不一流的表演,蒙在鼓里的国内观众花了冤枉钱。尽管在演出市场中属于个例,但它们不时地“露脸”,还是极大地扰乱演艺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演出商的诚信度。对此,大多数演出商持鲜明反对的态度。一些观众提出,希望演出商能从诚信经营和职业道德出发,炼好辨伪识劣的“火眼金睛”,并善于用缜密合同来避免“挂羊头”现象的出现;发现班底不佳,也要实话实说,让观众知实情。对于那些“利”字当头、贩卖文化“假货”的投机行为,文化管理部门要进行有效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