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谁需要保罗·科埃略?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5日10:38 新京报

  胡续冬(巴西利亚)

  上篇文章讲了保罗·科埃略的种种“骗术”,可有人也许会说,在保罗·科埃略的中文简历里,白纸黑字写着“2002年入选颇具声望的巴西文学院”,这个总不会有假吧?再怎么炒作,其质量总该有巴西文学院保证吧?保罗·科埃略现在是巴西文学院院士这个倒还真是不假,只不过,“巴西文学院”前面那个定语“颇具声望”要打个大大的折扣。

  巴西文学院是巴西德高望重的世纪文学伟人马查多·德·阿森斯(MachadodeAssis)亲手缔造的,他希望在巴西复制一个法兰西学院,院士实行终身制,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时候新人才有进入的机会。马查多此举意在赋予巴西文学以尊严和秩序,但没想到他的这个想法泡了汤,马查多去世之后,很多莫名其妙的人混进了巴西文学院,最典型的例子是前总统若泽·萨尔内的入选,此人的“文学作品”全是秘书写的,而这个秘书也是一个语病百出的家伙,所以,萨尔内使得巴西文学院成了一个笑话。但这还仅仅是笑话,保罗·科埃略则使巴西文学院成了公众良心的耻辱。保罗·科埃略角逐院士获得成功的方法很简单:把拥有投票资格的人逐一打点一圈,反正这厮有的是钱,所以送起礼来贵重得令人瞠目结舌,结果,礼还没送完他就成功了———因为他的竞争者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汉子,听说了保罗·科埃略的举动之后,这哥们愤然宣布退出竞争,那架势颇像《天龙八部》里萧峰“一声冷笑”之后说的话:“我萧某大好男儿,竟与你这种人齐名!”为此事,圣保罗大学的教授里卡尔多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文学场域的建制及其腐败》。

  好了,回过头来,我们该想想怎么处理这个中文语境里似乎已是既成事实的“全球大骗局”了。谁需要保罗·科埃略?当然不是任何一种希望在文字中寻找那种模糊不清但又准确有力的叫做“文学”的东西的人。目前看来,最需要保罗·科埃略的人只能是那些对图书市场运营的“全球化”抱有幻觉、希望藉此大捞一笔的人。其实,保罗·科埃略的发财梦、出版商们的发财梦都没有错,赚钱嘛,应该的。只是,既然是一条轻佻的蛇,就不要再穿上坎肩冒充深沉的乌龟了。如果国内真的想要引进介绍巴西现当代文学作品,还是趁早把目光从保罗·科埃略的闹剧上移开,去看看奥斯瓦尔德·安德拉德(OswalddeAndrade)、马里奥·安德拉德(MariodeAndrade)、吉马朗埃斯·罗萨(GuimaraesRosa)、克拉丽丝·里斯贝克特(ClariceLispector)、希格·布瓦尔格(ChicoBuarque)等人,这些真正奠定了巴西现当代文学独特氛围的人要么仅有零星的翻译片断,要么就干脆在中文语境里不为人知。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