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半生缘》从头到尾一身黑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04:36 北京晨报

  导演兼编剧林奕华和胡恩威围炉座谈

  近日,话剧《半生缘》的导演兼编剧林奕华和胡恩威来到北京。虽然与明年1月的正式演出还有些时日,但是他们与该剧的艺术总监赵有亮、艺术指导孟京辉一起还是迫不及待地开了个座谈会,与媒体进行交流。从他们那里得知本来服装、场景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在话剧舞台上却只剩下了黑色服装。影视——张爱玲作品不适合

  记者(以下简称记):这次的演出形式和以前比有什么不同?

  林奕华(以下简称林):这是香港进念剧团第一次和国家话剧院合作,刘若英再加上丁乃筝和陈立华,他们都属于不同的单位,很多不同的单位在一起,我希望《半生缘》是一个崭新的合作模式。刘若英很有幽默感,孟京辉也是。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将来写回忆录一定会很有意思。

  记:怎么想到把小说改编成舞台剧本的?

  林:以前我曾经想过要把《半生缘》做成电影,那时许鞍华还没有拍。我想拍的就是一个完全没有布景的,如果你用传统的方法来做的话,你一定会牺牲掉它很精彩的地方。张爱玲的作品不适合拍电影和电视剧,我认为《半生缘》最好的地方其实不在那些情节,最好的就在于那些文字。所以我改编电影《红玫瑰,白玫瑰》也被人骂得很厉害,用了那么多旁白,但对我来讲,如果没有这些那真的什么都不是了。黑衣——让人忽略布景和服装

  记:我去年在香港看《半生缘》的时候,有种“剧场阅读”的感觉。好像小时候上语文课分角色朗读一样。

  林:《半生缘》不管你怎么排,其实都没有意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尝试做了很多好看的旗袍,但后来觉得这个方向真的不行。你穿那些服装出来,但没有那些布景不是很奇怪吗?那些布景不可能是一个两个,必须全部配套。而我们的成本有限,时间有限,我突然和胡恩威说,其实在我心里觉得《半生缘》是很欧洲的一个戏。很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风格,每个人都穿黑色的服装就好了。黑暗——代表漫长的时间穿梭

  记:中间有一段讲10年过去,恋人重逢的戏,你足足让观众在黑暗中等了三四分钟,好像真的漫长的10年一样。

  胡恩威:那段我自己最喜欢。

  林:用三个小时讲十几年的故事,对编剧和导演来讲是一个考验。怎样才有说服力?如果用三个晚上来演倒好办,但在这样一个真实的时间里感受10年,就想了这个方法。

  记:香港的观众还是比较好的,他们都坐得住。

  林:其实香港的观众特别没有耐心。香港的戏如果演到两个小时以上,必须要歌舞升平,否则休想留住观众。我觉得话剧可能有很多种,我们尝试着这一类的。我受英国话剧的影响最大,他们有很深的传统。

  晨报记者 和璐璐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