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凌志军这次追随中国智慧

http://ent.sina.com.cn 2004年12月20日06:49 北京青年报

  曾写过《追随智慧》的凌志军,将目光从微软中国研究所转向联想公司,他不仅是在最大程度地揭秘该企业的管理内幕,更是将其讳莫如深的内部人事矛盾和盘托出。在300个小时的录音和600万字的资料下,凌志军用了2000多个小时,完成30余万字的新书,该书即将由中信出版社推出。他始终认为自己是记者,而不是作家,即使写书也是以一个记者的眼光、记者的思维、记者的笔法。

  柳传志的坦率让我愿意动笔写联想

  “你来了解一下我们的企业吧,你一定会感兴趣的。”柳传志曾这样对凌志军说,“你一定会感兴趣的”。这话,让凌志军记忆犹新,不过,那个时候,他并没有给柳传志任何承诺。

  “经过十几年历程的联想,虽然有过非常好的业绩,但那时正处在一个比较低潮的阶段。关于公司,公司政策、人员变动,从来都是媒体追逐、报道的热点。而书店的书架上,少说也有10本关于联想的书。”但联想的人告诉凌志军,没有一本是他们觉得能真实反映联想情况的,写书的作者并没有对联想做很深入的研究。他们希望有一个真正客观的人对他们做一些研究。

  凌志军说,“我和柳传志有过一次比较长时间的谈话,柳传志给他的第一印象是过于自信,但却很真诚。他并不是想让我替他说什么好话,而是真的希望有一个人客观地观察和评价他们。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答应了,可以去了解情况,但是并没有决定是否会写。”

  走进联想的最初几个月,凌志军一直是在做调查。“最后让我下决心动笔写,并不是联想多辉煌,而是柳传志面对几千名员工讲他犯了多少错误,并且因此影响了很多人一生的命运那刻的坦率感动了我。”

  社会发展变化折射在联想身上

  从去年冬天开始,批判联想的声音一下子强烈起来。今年,联想的负面消息多到引人注目。许多人可能更感兴趣的是联想管理内幕、人事矛盾,凌志军说他确实也写出了联想隐秘的一些东西。

  “我从来没有和柳传志正面谈过是否可以写那些矛盾和问题,但是他让我参加一些内部会议,向我开放了公司档案室二十年来的全部档案,这就意味着我可以写。但我写这些事情的原则是,希望能客观地还事情以本来的面貌。我并不试图给一个什么样的对错结论,而是把那些曾发生过的事情讲清楚,解释它为什么会发生。”

  但对凌志军而言,他感兴趣的不是这些秘密,而是联想这个企业太“中国”了。“在我看来,它是中国二十年来商业史的缩影,它是中国二十年来企业改革史的一个缩影,它也是中国IT发展史的缩影。”他说这本书无关政治,仅仅是一个企业如何发展的历程。

  在凌志军眼里,与微软一样,联想也是非常优秀、有激情、有理想的企业,同时他们又都是很有争议的。但不同之处也很明显,西方的企业和文化,更容易、更简单、更透明;而中国的文化和企业,更复杂、内部的冲突和矛盾更多,涉及到的企业和环境种种关系更微妙。“写联想其实更困难,比我原来的计划工作量多出至少两倍。”在写作过程中,凌志军刻意描述了一个企业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运用的中国智慧,更写了一个企业成功背后的辛酸、泪水与失败。

  作者:陶澜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