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日本留学生向记者推荐了几张好碟,由于对日语不精通,记者表示可能会看不懂,日本朋友却说:“这片子是我从朋友那里买的,是他们自己用电脑做的,里面有好多种语言选择,你选择中文字幕就行了。”记者对此表示了诧异:“你的朋友是专做盗版碟生意的吗?”对方摇头,说那位朋友是电脑公司工作的职员,因为对技术比较精通,又喜欢看碟,所以常常为身边朋友提供各种DVD的文字版。
昨天公布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解释对大规模复制和非法经营盗版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这些成体系和规模的“盗版大船”,目前还有许多仅限于小范围复制和销售盗版碟的人存在。这些人往往具备相当的技术背景,自己就是“发烧友”,制作盗版主要不为盈利,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爱好。
可见,随着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大规模打击盗版已经成为趋势,但是,“大船”好找,这些“小舢板”就比较难对付了。随着互联网宽带的推广以及刻录设备、技术的普及,自己直接刻录或者上网下载相关影视产品进行刻录的行为,对于许多熟悉技术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往往自己就是影视“发烧友”,刻录碟片往往是从兴趣出发,连带也会进行一些小范围的销售。对此,业内人士不无担忧地说:“由于打击力度的加大,大作坊盗版虽然已经减少,但小作坊盗版却在‘冉冉升起’。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改变打击策略,对新渠道进行堵截才行。”
勿以舢板小而忽视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李双龙表示,这群“小舢板”的出现并不令人意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许多人对DVD制作的技术也有了相当的了解。就是这样的一种发展,不少DVD的使用者变成了制造者,他们从一个普通的观众变为了一个‘盗版商’,这种角色的转变不能不让人深思。”
他认为,尽管个人刻录DVD是一种小范围的制作、传播,但并不能因此就不加以制止,积少成多,这种现象肯定会对音像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小舢板也很可能变成航空母舰。“这方面不能不考虑‘蝴蝶效应’,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对此类人有所约束,毕竟个人才是决定今后盗版市场萎缩或消亡的最关键因素。”
小舢板有大危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技术工作者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能小视这些“小舢板”:“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制作盗版对于普通人的门槛会越来越低,如果任其发展,前景十分可怕。”她认为,如果每个普通人都掌握了盗版技术,“盗版商”虽是门庭冷落了,但是盗版现象却更猖獗了。作者:晨报实习生程怡记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