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静
人的情感很奇怪,有时说不清楚。记得大约十年前,我作为中国大使,曾在汉城招待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他是我大学的老师,师生相见,欢谈不止,分外高兴。事后回忆,他当时说过一句话,就是他才离开北大燕园几天,就开始想家了,可大家都没有理会。没想到的是,季老在从汉城回北京的飞机上,就写了一篇《忆燕园》的散文,声情并茂地透露了
他在汉城时思念他在燕园多年的居室、书房、弟子甚至几只宠猫的心声,我们看到这篇文章时才感到季老所说“想家”的真意。现在,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的缘故,我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身边的琐事,也不止一次地感受到“想家”的情感。
最近,我与老伴到山东威海去度假。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安排得很好,我们住在新建的山大威海学术中心,打开窗子就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这对我们长期居住在北京的人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去刘公岛、成山头、法华寺等处参观,安排得也十分轻松。余下的时间,我们可以自由地到海边去,因为游泳技术不佳只能在浅处戏戏水,在柔软的沙滩上散散步,也别有情趣。但是没过几天,我们就开始想念北京,想念我们住的潘家园,想念我们住的楼和楼里的人。其实我们的家是空的,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不在北京,回去也是我们老两口,买菜、做饭、看书,但是说不清楚为什么,我们还是想家,想快一点回到家里。当我们从机场迈进家门时,我们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满足感、踏实感。
我发现,不仅我们,我们周边的人,有很多也与我们一样,或者比我们更甚。我们楼里住着不少像我们一样的退休老人,他们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在国外工作,有的还加入了外国籍,只老夫妇两口在北京生活。我们的一对朋友、年近70的老夫妇,在孩子的多次劝说下,今年初去了国外,与子女团聚。据我所知,他们的子女出国已十多年,先是学习,后在国外就业,有宽松的住房,优美的花园,还有私家车,生活条件十分优裕。我们的这对朋友去时说住半年,我们还劝他们多住一段时间,跨洋过海,去一趟不容易。可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他们走了刚两个月就回来了,我们惊讶地问他们为什么,两个人笑着说“想家”。
还有一家与此相反,是住在我们楼里的儿子,把多年在农村老家的年老母亲请到北京来,一起住。儿子想,农村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但怎么也比不上城市的条件。他和爱人一有工夫,就买这弄那,想让终生操劳的母亲晚年享享福。没想到的是,母亲住了没有一个月,就提出要回乡下,儿子和儿媳不同意,勉强又住了一段,但最终还是留不住,母亲还是决定回乡下。临走那天,我们去看她,问她为什么不多呆些日子,她无奈地说不习惯这里,“想家”了。
更有甚者,说出来让人发笑。我的一位老同学,也是老同事,今年七十大几,去年和老伴一起去欧洲旅游了一趟。老伴是搞音乐的,在欧洲的半个月,特别是在几个音乐故乡的国度旅游,兴致很高,玩的开心。我们这位师兄,开始几天情绪也不错,然而过了一半就有点耐不住了,因为欧洲风光虽不同于亚洲,且各国各有特点,但总的看又都是欧洲风情,大同小异,饮食也不很习惯。到最后一天,参观巴黎卢浮宫,他干脆坐在门口没有进去。我们听他说到这里,问他为什么,他摇着头叹着气说出两个字:“想家”。我们真为他到了门口没有进去参观而惋惜,可这又是事实。
什么是家?简单说,就是自己住的几间房子,但实际上又远不是那么简单,家是自己生活最习惯的地方,是自己感情投入最多的地方,是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的地方,是自己离不开的地方。中国有句俗话“金窝银窝,不如老窝”,说到了根儿上。我又想起季老去年写的一篇散文《回家》,细腻地描写了他长期住院后回到家中按捺不住的欢愉心情,读来十分感人。“想家”是人在外时自然而然流露的一种情感,千万不可弃之,应该好好珍惜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22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