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建
毛泽东曾称赞叶剑英元帅每遇“大关节”“不糊涂”,当得起“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高度评价。
吕端历仕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面对皇帝,他一向直言敢谏,“得嘉赏未尝喜
,遇抑挫未尝惧”。就在宋太宗打算重用吕端的时候,却有人反映他“为人糊涂”。早已看准了人的宋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这才被任命为宰相。
当了宰相,吕端“大事不糊涂”的特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时值北宋与西夏交恶,北宋军队俘获了西夏首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本已决定将其问斩,吕端却坚决反对。他主张善待那位老太太。宋太宗采纳了吕端的意见,果然收到了争取西夏人心的效果。在宋太宗逝世、一些大臣串谋废黜太子而另立皇子为帝的紧要关头,吕端不动声色地采取多项有力措施,迅速稳住了局面,使太子得以顺利登位,避免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动乱。
吕端是老成谋国的政治家,也是终生爱书的读书人。《宋史》记载:他自小就好学、勤学,做了官仍孜孜不倦地读书。有一次,他乘船出海,忽遇大风浪,帆、桨、舵都遭损坏,船上的人乱作一团,吕端却镇定自若地拿出一本书读起来。他的沉着感染了水手们,船成功地脱险靠岸。
宋人杨亿的《谈苑》、文莹的《玉壶清话》,记述了吕端出使辽朝和高丽的事:吕端以学识渊博、儒雅宽厚而受到辽朝皇帝和高丽国王的“钦重”,两国君臣都认为吕端必能得到宋朝皇帝的重用。以至于后来辽朝、高丽派遣的回访使臣一到达宋都开封,便询问“吕公作宰相了没有?”
吕端读的主要是史书,因而精通历史。他晚年曾受命监修宋朝国史,后人修成的《宋史》中,应该说有他的心血在内。
吕端的眼光、胸怀、气度,不可能与生俱来。他的“大事不糊涂”,除了政事历练以外,也是勤于读书和善于读书的结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12月22日 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