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2月29日电(记者栗建昌张晓辉)周六的晚上,天津估衣街上的谦祥益茶园,一百多个茶座座无虚席。一盘瓜子,一壶茶,最多20元,客人便可随着侯宝林、马三立或尹寿山等相声大师弟子们的说学逗唱,乐上一个晚上。
在近年来“相声危机”声不断之时,相声这门群众艺术开始回归它的起点,从人们习惯的电视镜头前,重新回到茶舍饭庄、小剧场。多年没有机会登台的老演员,开始了马不停
蹄的演出;一些几十年的老段子,重新被发掘出来。许多相声界人士说,相声又回到了老百姓中间。在谦祥益演出的是天津两个由专业相声演员组成的民营表演团之一——众友相声团,这只是他们经常演出的地方之一。天津名流茶馆、中华曲苑、燕乐剧场等场所都是这些相声演员活跃的舞台。据了解,另一个民营相声演出团体哈哈笑相声团有时一周要演到6场。
众友艺术团团长、今年72岁的尹笑声是相声界第六代演员,也是已故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高徒。他说:“在这里演出的相声演员,不单为了挣钱,更主要的是将这些传统的相声段子说给观众,让观众了解相声的魅力和内涵。传统的经典名段在观众中还是非常有市场的。”身材魁伟的尹老爷子实话实说,相声就应该活在人群之中。旧时天津的演出场所,除茶馆、杂耍园子外,主要还是在街头和庙会“撂地”卖艺。“围坐团团密复疏,开场午正到申初。风高万丈红尘里,偏有闲人听说书。”用艺人自己的话说: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有块地就能演。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校长王小淳说,曲艺这种艺术形式,确实是受到外来的一些艺术形式、特别是电视等艺术形式的冲击和影响,有一个阶段进入低谷。最近,特别是相声,从全国各地来看,不论是北京、天津,甚至是广西、福建这样的南方省份,又在逐渐地复苏。很多相声爱好者,其中包括非常多的年轻人,意识到相声这种传统民族艺术的珍贵,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又逐渐回归到应有的地位上来。
经常去茶馆听相声的刘彬说,相声就应该回到老百姓中间来,这才叫民间艺术。花一点钱就能近距离欣赏这些经典段子,体验现场感觉,和在电视上看相声完全不同,每次听相声回来都笑得肚子疼。
相声回归小剧场、小茶馆,也带来了相声教学的兴旺。王小淳说,北方曲校近年来报考相声专业的学生非常踊跃。由于在安徽等地男女相声十分受欢迎,所以学生中有相当多的女学生,她们对将来的就业以及相声市场的发展很有信心。
北方曲校教务处主任张海涛认为,曲艺走向市场化对曲艺的发展非常重要。过去那些大师的成长无一不和市场化紧密联系的,是在市场上锻炼成大师的。他们有的时候一天要赶好几场,而且在一个地方演出往往要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不能重活儿,因为段子要是重复了,就没人看了。
另一位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田立禾说,现在有些个相声演员,多年没有新段子,还年年能在电视上露脸,有的已经成了“相声官僚”;而在过去,一个相声演员没有几十个段子是不可能登台的。所以,市场竞争是非常有利于相声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