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中国电影重大发展的一年,全年拍摄电影212部,电影票房总收入1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与2003年相比,增长幅度达60%以上。无论影片拍摄数量还是票房收入,还是影院建设,都突飞猛进。一年中,票房前三位的影片《功夫》、《十面埋伏》、《天下无贼》都是国产电影,它们全部收入过亿,远远高于进口大片的票房成绩也让人刮目相看。为何国产电影进步如此神速?在昨天电影局召开的年度新闻通气会上,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进步快主要因起点低
电影局领导介绍了2004年电影产业发展的现状,形势确实喜人。但为何喜人?领导解释是政策放宽的结果,“我不是说官话,十六大确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对电影的观念转变了。以前电影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现在要突出其产业性。比如以前只有17个制片厂可以生产电影,2003年,电影被定义为可经营的文化产业,政策调整了,外国资本进入国内了,以往外国资本仅限于合拍,现在可以发行,外资和民营资本成了电影投资的生力军。过去每年拍100多部电影,都是国有制片厂拍的,80多部是政府资助。现在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生产的影片已经占据了80%以上。我们转变了观念,主管部门调整了职能,放宽了政策,这是今年电影突飞猛进的主要原因。当然,坦率地说,我们的起点也比较低,进步就愈发明显。”
院线调整不是政府行为
他还透露,新一年中的政策是增加影院,调整院线。我国目前有36条电影院线,加入院线的影院有1188家,拥有2396块银幕。但是,这些影院都集中在大城市,院线也还是条块分割的计划经济时代形式。目前院线最大的问题是上映的影片都雷同。在电影市场比较发达完善的国家,不同院线放映的绝对是不同的电影,院线其实是一种对上映电影的选择行为,而国内还是所有院线放映同样电影,没有体现出院线的分别。这个问题,电影局也意识到了:“我们对院线要放开,给政策。36条院线,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院线还是地域分割,我们希望能跨地域经营,做大做强,也希望院线排映影片不要单一。总之,我们提倡院线重新洗牌,但这不会是政府行为,而是靠市场调节。”
准入政策要放宽
除了介绍形势,指出问题,电影局也更加直言不讳地表示,目前,电影最需要的就是加快立法,“形势不错,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电影质量有待提高,市场秩序要规范,法律法规更要健全。现在还存在着行政命令,主观行为,电影法制比较落后,应该加快立法,税收、准入政策都要放宽些。”电影局能如此开诚布公地与媒体探讨电影产业的发展,2005年国产电影的更大丰收已可预见。
作者:侯柠柠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