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演反响不错
前天晚上,第二届北京国际舞蹈演出季中新编舞剧《红楼梦》在保利剧院上演,华丽壮观的舞台、炫目的豪门服饰、令人眼花缭乱的舞蹈、颇为写意的音乐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喝彩声。这部针对上海市场制作的舞剧,在北京的首演同样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应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这部舞剧的故事情节以简略扼要的方式,从黛玉来到贾府便开始了宝玉、黛玉、宝钗三人的情感纠葛,最终以宝玉出家作为大结局。舞台布景道具的华丽占满了视线,而四五十人的群舞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有着中国“金牌专业户”美誉的编舞赵明依然像他为上海制作的上一部舞剧《霸王别姬》一样,相当重视视觉华美。但正如这部小说所要体现的那种绚烂浮华背后的虚空一样,这部舞剧依托大量使用群舞的壮观场面来营造悲剧、悲凉气氛,其效果是张力过大反而显得缺少跌宕起伏细腻委婉。“黛玉之死”的群舞衬托与小说的孤独凄婉相去甚远;而“宝玉出家”更是以数十人壮观的“罗汉舞”,最终“大变活人”般地从抛在地上的袈裟堆里变出黛玉,在天堂实现“木石姻缘”的“喜剧”式大结局颇有些令人感到滑稽和费解。“重表面”还是“重内质”,有观众认为这其实就是“海派”文化与“京派”文化之间的差异巨大的艺术价值判别,首演的观众业内人士比例过大,尚不足以说明该剧在北京的认知度。晨报记者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