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读图时代文学期刊如何生存?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12:42 黑龙江日报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文学期刊在无奈和尴尬中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两难选择。在新闻、政治、经济、纪实、生活、时尚和实用期刊的重重围困中几近“失声”,在网络媒体和出版业双向夹击中,文学期刊越来越丧失了预示文学重大走向、发掘文学有生力量的能力,生存危机迫在眉睫。

  尴尬的生存状态

  目前,在中国大陆共有各类公开发行的刊物8000多种,社科类刊物近4000种,其中文学刊物有几百种。这些文学刊物的主办单位主要是国家和各省的作家协会、文联、文艺类出版社等文化机构。

  对于文学期刊今日的生存状态,作为杂志主编的宗仁发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他告诉记者,从生存方式方面看,靠自身订户和零售可以维持生计的连三分之一都不到,据他所知像《收获》、《当代》、《十月》这类的老牌刊物或创刊时机遇好的刊物可以有十万八万的发行量,其余三分之二的刊物就没那么幸运了,大多发行量在几千册,有的甚至只有几百册。

  那些无法靠发行维持生计的文学刊物其生存方式是混合型的,即有一部分政府财政延续下来的拨款,但这不足以解决全部经费需要,还要靠杂志社自己想办法去找钱,去找联办的单位或协办单位,或者建立理事会一类的后援机构。如上海的几家刊物是由市委宣传部出面协调,让上海的《劳动报》与《上海文学》联办,《新民晚报》与《萌芽》联办。所谓联办,其实就是政府给的经费不足部分由联办单位补齐。贵州的《山花》与黄果树烟草集团联办,社长就是原黄果树集团的老总,《钟山》与徐州卷烟厂联办,其社长也由烟厂的老总挂名。这些联办的企业一般每年固定出资几十万元给刊物。一下子找不到一个大靠山的文学刊物,只好四处奔走多找一些企业,一家少出一点钱,凑起来有个十几万元。像《北京文学》、《作家》就属于这种状况。走出低谷尝试“变脸”

  窘境面前,文学期刊纷纷尝试“洗心革面”。作为文学期刊“四小名旦”之一的《作家》杂曾在新千年伊始的时候,一改传统面目,换上了全彩精美印刷的“白领丽人”的时尚外型,开创了国内纯文学期刊全彩色印刷的先河。此外《湖南文学》也彻底大换血,变成了“另类文化期刊”和“时尚性杂志”《母语》,外部包装采用了大16开的豪华本并配赠光盘,其内容也从原来的纯文学扩充至大文化概念。

  前几天,《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来哈尔滨的时候,记者曾与他探讨过文学期刊的话题。他说,文学期刊存活艰难,这不仅仅跟读图时代的到来有关,人们更为看重物质化的东西了,连儿歌中都在说,“你拍一,我拍一,大家都说GDP。”国家的繁荣,经济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唯有大的环境改善了,人们才能够重新去关注文学、热爱文学。纸质的文学是农业时代的产物,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文学也应不断地变化、更新,提升自己的品质。我认为,这个时候,文学期刊既不要抱怨,也不要菲薄自己,应该不断地检点自己,使自己跟上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

  我省的文学期刊《章回小说》的主编张玉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文学期刊的改革发展之路,他们也为此做过反思。以前历史小说比较多,现在他们融入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比如写下岗职工的、反腐题材的作品等等。此外,他们还增设了《我看章回》、《作家茶座》、《编辑感言》等栏目,增加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

  文学期刊要想生存,就要学会在市场中搏杀的本领。“变脸”,不应该只停留在内容花样变换上。积极改进经营观念和方式也至关重要。(黑龙江日报)

  作者:赵宇清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