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壮壮的《李莲英》--一个太监的悲哀史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6月13日16:25 新浪娱乐
网友道哥1
太监--生理上的阉割者,悲哀的社会角色。
某些人--精神上的阉割者,同样悲哀的社会角色。
本片的政治寓意曾一度使之成为敏感的话题。仅仅把李莲英这一角色停留在个人层面是不足以使我们认识本片的深刻内涵的。他代表的是一个社会群体,一种由来已久的不公平现象,一个被迫自阉的社会群体的无奈和悲凉的情结。李莲英位及人臣,经历参与了诸多的政治风波,掌握了权利,享受着荣耀,这一切都是以自阉为代价。只有阉人才能被权利中心视为安全而被接受。但是,人是不能从根本上被阉割的,残存的人性总会时时萌动,和残缺的身体时时作对,制造矛盾和苦痛。
据传李莲英是因家境贫弱常受乡党之欺才奋而自阉以求改变门户及个人命运的。乖巧圆滑的处世方法使他收益非浅。他是个成功的奴才,表面上也深感皇恩浩荡。但是他又十分厌恶自己的角色,所以听到亲戚要送子当太监时勃然大怒。这一段落姜文的面部表情非常出色,把醉酒之态、强装笑颜、由喜转怒几个转折表现的淋漓尽致。那句“拿银子置地,穷人要有穷志气”,说出来掷地有声。那个小孩子也和他爹不同,他敢于在李莲英踢他爹时大骂“臭老公,臭大爷”。(孺子可教。)
李莲英的声音大部分时间是那种不阴不阳的太监腔,但也有几处阳刚气十足,似乎他又成了个正常人。一处就是上面说的大骂亲戚一段,在对抗“非人性”时他恢复了“人性”的一面;另一处是处死参与“宫廷政变”的太监时,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他行使者生死大权时,声色俱厉的声音显示了他的身份;再一次是在随慈禧避难途中,他兴之所致,高唱了一段京剧,声音高亢洪亮,健康无比,算是真正的人性的复苏。这自娱性的演唱甚至博得了慈禧和皇帝的喝彩。逃难中的慈禧更具有平民化的色彩,似乎在讲她并不是个荒淫无道的君主,而是颇有贤君风度。如此,李莲英的悲剧就不算太特殊而更具有了广泛性和深重性。
李莲英和慈禧的关系并不那样单纯,当然也并非如野史所说的那样低俗。他娶亲时对女人的咒骂很让人起疑,很难说不是长期压抑后的有感而发。而长期的共处也很难说两人没有感情而只是痛恨。慈禧亲自给他送饭、他背着濒死的慈禧徘徊的段落很能说明问题。这种感情纠葛既有普通人的互相爱怜,也有主仆互助中产生的互相依赖与和谐。甚至更深的感情内容,比如李莲英死前反复回忆起年轻的慈禧,画面温馨动人。
慈禧死后,李莲英也相继死去。因为他为以慈禧为代表的政权付出了生殖器,付出了几乎个人所有的一切。他只有在为她去梳头端饭、去阴谋杀人时,个人价值才能体现。慈禧的死只能导致他的幻灭。他的残缺的身心因失去了附着物而变得一无是处。他只能去追随慈禧,她是他的宗教。那高大的牌坊不仅象征着某种势力,还有了宗教的意味。最终他以一种怪异的姿势殉教。这是一个太监最好的归宿。也是所有“类太监”的最好的归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