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警惕假新闻--从杨钰莹状告某报说开去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7月03日16:43 羊城晚报
两年前杨钰莹面对结婚生子的假新闻没有吭声。然而,一之谓甚,岂可再乎,这一次,她终于不再沉默,揭竿而起,要把损害自己名誉的相关者送上法庭。诉诸法律的举动在掴了那些肆无忌惮的造假者一耳光的同时,也给整天沉浸在“报业竞争”中的传媒敲响了警钟:面对假新闻,还能那么坦然受之,拈花微笑吗?
这年头,假新闻似乎已经很难成为新闻,因为我们见识了太多的假新闻--当谣言像真理一样被无数次重复时,人们也就见惯不怪,处“乱”不惊了。就近期而言,就有说章子怡索要千万元广告费、长春电影制片厂因经营不善被卖掉等假新闻像瘟疫一样四处蔓延。假新闻在很难成为“新闻”的同时又似乎已经成为新闻的一部分,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报纸版面上。
假新闻的大行其道不外乎是因为“竞争”中的媒体心急火燎地“时刻准备着”要为读者“奉献”点猛料,提高阅读率。有些甚至是明知其假但因为它够哗众取宠够耸人听闻而半推半就,装聋作哑。但是,当越来越多的像杨钰莹这样的受害者不再选择沉默的时候,售假者又将情何以堪?
假新闻的泛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对读者的一种训练。读者在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新闻”轰炸中,如果不想被炸得昏头转向,眼冒金星,就必须练就一双分辨率极高的火眼金睛。而读者锻炼这种能力的经验,也是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的过程,其负面作用远非一时的“劲爆”、“猛料”所能弥补。当这种本领被练就之后,也就是造假者及售假者穷途末路之时。那会儿,也许报业竞争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良性循环了。
至于那种压跟儿没采访过,却恬不知耻地写道:记者躺在××(某女星)的床上,××对记者说……然后是一篇洋洋洒洒的“独家报道”,这样的写作方式,贻笑大众当然是一种必然。这样赚稿费的人,仅有讥笑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有更多的觉悟者和他多打几个官司,把他拖穷拖跨拖萎,直至疲软不堪,让他连闭门造车的力气都没有。(余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