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正确地看待电视剧《太平天国》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7月13日13:43 光明日报
最近,大型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天国》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它深深吸引了广大观众。我们如何从积极的、正面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太平天国这一段历史,积极地、正确地理解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的积极意义和艺术成就,对此,我想谈几点感想。
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前大规模的一次农民革命斗争。它以宗教为外衣,以平等为纲领,发动了千百万农民群众,同反动的封建统治进行了殊死的斗争。太平军纵横十八省,攻取了六百多个城市,最后建都南京,并派出部队誓死北伐,直指清王朝的老巢,最终到达天津附近。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地区,实行了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禁止妇女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男子娶妾,禁止娼妓,禁止人口买卖,禁止赌博,禁止迷信巫师巫婆,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废除旧历法而改用阳历,实施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等等,这些措施对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太平天国在同封建统治阶级和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斗争中坚持了14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很了不起的。它猛烈地冲击和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根基,奏响了反抗资本主义侵略和推翻清王朝的革命号角。虽然最后由于农民思想的局限性,由于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再加上领导层的腐化、脱离群众,领导集团内部严重的矛盾与斗争,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以及清王朝反动势力勾结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残酷血腥镇压,最终使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战争归于失败。但其伟大的革命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其革命精神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
应该说,把这一段光荣而又复杂的历史搬上荧屏,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这是一段很难把握的历史,也是一部很难拍的戏。但从现在拍出的效果看,可以肯定地说,《太平天国》剧组的编导创和所有剧组人员都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劳动,可以肯定,这部巨作播出后,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较好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一是《太平天国》一剧尊重了历史事实,大的历史事件,戏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都是有史可查的,达到了历史的真实。透过这部文艺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史诗般的革命斗争业绩,会给今人以很大的教育和启迪。二是这部电视剧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歌颂和赞扬了农民革命战争的正义性,揭露了封建统治势力勾结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残酷压迫剥削和镇压农民起义的血腥与残暴。弘扬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主题和立意都是积极的、向上的。三是这部电视剧艺术地刻画了一大批能叫得响、站得住、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像洪秀全、冯云山、陈玉成、李秀成、萧朝贵、石达开等等。特别是着意刻画塑造了一大批女英雄,尽管许多人是虚构的,像洪宣娇、苏三娘、付善祥等,非常鲜活,亲切感人,符合艺术创作规律,达到了艺术的真实。四是拍摄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故事情节迭宕起伏,在艺术的制作上有许多创新之处,一扫戏说言情、胡编乱造等颓废虚无之风,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穿透力和震撼力。全剧故事情节环环紧扣,高潮迭起,吸引人、感动人,有很强的可视性,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说,这部电视剧达到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较好统一,不失为一部精品力作。
当然,任何一部文艺作品,特别是描写重大历史的文艺作品,都不可能尽如人意,更难做到尽善尽美。更何况描写太平天国这样比较难以把握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文艺作品。就太平天国这一段历史本身,历史学家也有不尽相同的观点,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致和统一。这都是正常的。历史问题可以不断研究,进一步地去考证、挖掘和探讨,尽可能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制作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作品,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尊重历史事实,而又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太平天国》一剧在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广泛地征求了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对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地给予了吸收。但也毫不讳言,文艺创作毕竟不是历史研究,在一些情节、细节上很难照顾到各个方面,很难丝毫不变地按历史的实际情况去写去演。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反映这一历史时,难免融进艺术家个人的对历史的把握,对艺术风格的追求,对不同艺术表现方式的探讨;演员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也难免融进个人对剧中人物的理解以及个人艺术风格的流露,这都是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同样的题材,不同的剧作者和导演、演员、摄影,会拍出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这都是艺术上所允许和提倡的,符合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可以预料,《太平天国》播出后,一定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评价和反映。政治的、历史的、文艺的,包括观众的想法和看法,乃至自觉不自觉地同现实生活的比较和联系,从中受到不同的启发,看出不同的问题,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是艺术作品面世后的必然结果。我们欢迎真诚的、善意的文艺批评,因为,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多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有益的优秀文化产品。对此,我认为在评价《太平天国》问题上应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1、维护稳定问题
不论怎样评价这部电视剧,都要牢牢把握好有利于稳定这一基本原则。《太平天国》所反映的毕竟是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势必涉及农民起义的原因以及掌握部分政权后的所作所为,势必触及和刻画众多矛盾。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难免引起人们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和想象,这也是文艺作品的作用和客观反映。问题在于我们怎样来引导人们的联系和想象。在拍摄中,剧组的同志非常注意把握这一问题,严防偏离创作意图,严防诱发群众情绪和现实的社会矛盾,从现在看,这部电视剧把握得还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在评论中也要注意把维护稳定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2、关于“拜上帝会”的问题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为外衣的,这是历史事实,在创作中完全回避是不可能的,剧组在创作中已经十分注意这一问题,不仅尽量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还着意批判愚弄人民的封建宗教思想,目的是避免引起误解。评论要有利于观众认清邪教本质的危害,有利于揭批邪教的斗争。对“拜上帝会”的问题,不要去刻意渲染,更不要误导,以免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
3、关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问题
这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特别是对太平天国的内讧、洪杨之争,剧中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考虑到现实的教育意义,确实是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很复杂,这在目前仍然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人曾作出这样那样的假设,假如太平军当时不是派出2万人北伐,而是全军北上,那么太平军就可能一举推翻清王朝;假如没有爆发“杨韦事件”以及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也可能最终打败清政府,等等。可惜的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历史就是既成的事实。必须指出的是,许多历史事件似乎仅仅是偶然因素的作用,然而历史的必然性往往就寓于其偶然性之中。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的必然总是通过事件和人物偶然出现的。太平天国的失败从本质上说是阶级局限性,而导致其失败的直接原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当时势力仍然相当强大的清王朝与资本主义列强相勾结,对太平天国这场伟大的农民革命战争进行了残酷血腥镇压;从主观上说,太平天国内讧严重,再加上腐化堕落等,这是导致这场轰轰烈烈农民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要因素。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一个客观史实,我们今天艺术地重现这一历史,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去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们的评价,要尽可能地引导观众遵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认识这一问题,不能不加分析地下一个绝对的简单的结论。特别要注意不要影射现实。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实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历史问题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我们是无产阶级所领导的政权,代表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正致力于解决存在的一系列前进中的问题,而且是能够解决的。总结历史经验要正面引导,正确对待历史教训,正确看待现实矛盾,共同努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目的还是要团结鼓劲。
4、关于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评价的问题
这也是争论较多的问题,现在社会上各种观点都有。对于学术上的争论是允许的。但这里有个是非把握问题。评判的标准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对人民群众有利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我们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赞颂;反之,就要揭露和批判。《太平天国》总的基调对农民起义及其领袖人物是赞颂的,对其出现的错误给予了深刻的揭示和剖析,而对代表反动势力的曾国藩等人则是鞭挞的,但也并没有脸谱化,而是在历史事件的描述中刻画人物,这是根本的基调,也是广大观众所期望的。(作者为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吉炳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