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洗澡》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境地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05月16日 新浪娱乐
新浪网友:helmussh
在父权制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父亲”往往代表着一种既定的
秩序、一种传统的习俗和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因此父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符码在电影中广为应用。就象《饮食男女》中的
国厨老朱、《菊豆》中的染匠杨天青一样,《洗澡》中的澡堂子老板老刘同样以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一种旧有生活方式能指
的身份登场,不过在这部影片中他没有《饮食男女》中老国厨在历经波折后作出自己的选择的主动性,也没有《菊豆》中的杨
天青身上的愚昧、落后等特点,他在影片中起到的是一种展呈的作用。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他向观众展呈的是一种美好的、
和谐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由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和睦的人际关系。
“父亲”是经营澡堂子老板,他性格开朗、豁达,倔强但通情达理、与人为善。“父亲”经营的澡堂是一种东方式的
公共活动空间,在澡堂子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按摩技艺;可以看到拔火罐、治疗跌打损伤等中医手法;可以看到斗蛐蛐儿这样久
已不见的趣事;可以看到澡池中的品酒聊天;可以听到收音机里播放的京剧。在这种东方式的公共空间中生活的人们有着和睦
的人际关系,即使偶尔出现点儿摩擦也会很快愈合,比如斗蛐蛐儿的那两位老顾客。不仅如此,澡堂还有着强大协调人际关系
和解决问题的功能。在澡堂中,没钱还债的何正免去了一顿皮肉之苦;张金浩夫妇之间的性生活障碍也在澡堂子中得到解决,
甚至苗壮只有在澡堂子中才能引吭高歌。总之,导演在影片中极力渲染着一个包治百病、其乐融融的旧式澡堂的人间天堂形象
。然而,即使这样也还有和其乐融融的澡堂子文化格格不入的人。那就是老刘从深圳回来的大儿子大明了。
大明从一登场便显得郁郁寡欢,他和父亲以及父亲的澡堂子的疏离是明显的。围绕在大明身边的也是一种现代文化氛
围:大明是从深圳这个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回来的;他使用的是手机这种现代的通讯工具;他回深圳是通过飞机这种现代化的交
通工具。和澡堂子文化相反,这些现代文化的产物带来的是种种恶果:大明买飞机票导致二明走失;由于去接听手机大明没能
及时发现父亲的突然昏迷。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父/子、北京/深圳等一系列具有传统/现代意味的二元景观向我们暗示着他对澡堂子文化或者
说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对现代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否定。的确,在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合理化、麦当劳化的今天,人们却丧失了
越来越多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感情交流方式。现代化使人们的能够享用的物质越来越丰富(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还包括原子弹
在战争中的使用和纳粹的屠杀机器),但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却因此而隔绝。于是人们开始焦虑,开始反思。
本文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欢迎来新浪影视论坛发表文章或来信发表意见。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参与CNNIC有奖调查,申请十佳网站评选投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