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她没有选择好莱坞,但后者却一再选择了她。
娜塔丽-波特曼生于耶路撒冷,父亲是医生,母亲则是一名艺术家。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 9岁,在纽约长岛一家比萨饼店内被星探相中,开始担当广告模特。1994年,年仅12岁的她首次现身大银幕即和让-雷诺、加里-奥德曼等大牌合作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饰演一个被职业杀手收养的孤儿。之后,她虽然因剧本与年龄问题先后拒演了《冰风暴》以及
《洛丽塔》,且坚持以学业为主,仅在暑期接片,但1994到2002年的8年里她仍然完成了包括《星战前传》(1999、2002)、《管到太平洋》(1999)、《我心何处》(2000)等在内的9部电影。
略似奥黛丽-赫本的长相,日渐成熟的演技,娜塔丽-波特曼被媒体竞相报道为好莱坞最有潜力的新星。然而就是这位前途无量的明日之星却于19岁那年在好莱坞与哈佛大学这两者中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或许是因为父亲从小的言传身教,自小娜塔丽-波特曼就不向往好莱坞式的星光大道。“无论是父亲还是我自己都不想成为明星或公众焦点。即使现在我也不能肯定自己是否会以拍电影为业,因为对我而言,感兴趣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她说,“电影当然是其中的部分,但我不愿为此而放弃个人隐私。”
即使是朱丽娅-罗伯兹在她看来也毫无令人羡慕之处,“想想她每天在多少人的包围注视之中,就让人感到可怕。每天走出家门都有影迷一拥而上要你的签名,这种生活不是我想要的。” 当然,明星生活对她而言并不陌生。由于成名甚早,读中学时,她即是学校里引人注目的对象。“那种感觉就象是你脸上写字了,走到哪儿都有人指指点点,当然更可怕的还是惹来了女同学的嫉妒。”或许也正是如此,她从小就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和他们的相处比较直接简单。”娜塔丽说自己是一个随性、生活简单的人,“即使是现在,我也过着普通不过的校园生活,整个星期都穿着同一件外套。进出于教室、图书馆、宿舍。”
当然狗仔队是不可能轻易放过这样一位炙手可热的人气新人的。“曾经有一次,为了避开记者,我和男友被迫去一小岛度假,但即使如此第二天报纸上还是登出了我们的照片以及不属实的报道。”
这一切让娜塔丽-波特曼对娱乐圈印象糟透。然而,对于表演,她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兴趣与热情。若说《这个杀手不太冷》还因其中出位的表演颇遭非议,并由此部分抵消了娜塔丽-波特曼的个人能力,那么之后的百老汇戏剧《安妮的日记》、电影《我心何处》以及最新上映的《星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则是她表演能力的有力证明。
《星》片导演卢卡斯是如此评价娜塔丽的:“她很容易走进角色,感情丰富,且投入得非常准确到位。你把一把枪放在她手中,告诉她‘走过去,杀了那三个机器人’,她一次就能做到你要求的。”
娜塔丽是这样评价自己在《星传2》中的表现的:“过去女王在人们眼里总是过于严肃、拘谨,为了改变大家的这一印象,我试图尽量在保证其高贵气质的同时演出她普通的一面。为了配合角色,这次的戏服也和第一部有所不同,多数是有点性感的露腰短衣。”
虽然少年成名,且常在片中扮演年长于自己的角色,娜塔丽却并不以为自己因此早熟。“结果是恰恰相反,我以为我都懂了,其实并不是。所以现在的学习(主修心理学)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我分析自己,对表演而言,则更能理解角色的内心。”
哈佛校园的学生宿舍里,娜塔丽的房间和别的女孩一样,玩具满地,海报铺墙,从摩洛哥带回来的挂毯被她别出心裁地铺在了地上,比约克的头像被设置为了电脑桌面。音乐,阅读,或许这正是明星娜塔丽所要的平民生活。(go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