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祎
一年之末,中国人民总是要纪念一位伟大人物的诞辰。毛泽东,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在世界音乐界,美国作曲家亚当斯的《尼克松在中国》和记录小提琴家斯特恩中国之行的记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让这位历史伟人进一步被世界接受。但同时,另一个值得人们纪念的伟大人物的诞辰也在年末的12月,但人们对他投注的热情似乎
并不那么充足。这个人就是柏辽兹。
1803年的12月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生于法国沿海地区。他的父亲是个自由派的医生,但对儿子的前途却从不给予自由,一心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献身医学。尽管人们嬉称柏辽兹为“魔鬼”,但他并不嗜血,受不了解剖台上的可怕景象。相反,他对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后,柏辽兹摆脱了父亲对自己的束缚,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
虽说是经过科班训练,柏辽兹却从来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作曲家。也许他的时代正需要这样开创先河的作曲家。他很早的作品就显示出独创的风格,以及对乐队的娴熟把握。作品号只有14号的《幻想交响曲》写于作曲家27岁那年。这部作品里有一个小小的旋律属于柏辽兹的梦中情人。整部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描绘了一个艺术家被这个美丽的精灵折磨得神魂颠倒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堪称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交响曲。第三乐章中定音鼓模拟雷声隆隆的写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末乐章的《末日经》和《恶魔轮舞》令普普通通的管弦乐队散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也许就是因为柏辽兹这种桀骜不逊的个性和他的特立独行,作为作曲家,他一直很不受欢迎。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只能依靠写作音乐评论来维持生计。然而,久作枪弹,莫当枪靶,得罪了不少人的柏辽兹终于也成了众矢之的。据说,多次遭他批评的乐队存心毁掉了他的歌剧《本韦努托·切利尼》和《安魂曲》的首演。不过,历史证明,这些都是难得的杰作。
另一部遭受惨败的杰作是柏辽兹根据歌德《浮士德》改编的传奇戏剧《浮士德的沉沦》。浮士德故事在历史上有过多个版本,柏辽兹只是套用了歌德诗剧开头部分的框架。凭借他自己的好恶以及灵感,写下了独特的浮士德传奇。这部作品的许多段落充满戏剧力量,音乐生动活泼。特别是他为整部戏剧写作了两个结尾——一个地狱中胜利的狂欢,一个天堂中灵魂得到赦免的升华。当然,柏辽兹这个“魔鬼”更乐于写作地狱中的狂欢。他甚至为这些地狱精灵的合唱填写了独创的地狱语言。相比之下,法国人或许更容易接受古诺通俗易懂的爱情故事版《浮士德》,而不是柏辽兹充满激情和敏感的《沉沦》。
于是柏辽兹离开法国,在魏玛和伦敦享受成功。由于他的音乐更接近德奥音乐富于思辨的风格,因而也有人把他当作贝多芬在浪漫主义时代的直系接班人。另一个贝多芬的狂热崇拜者瓦格纳给他带来新的灵感。柏辽兹写作了《特洛伊人》,一部上下篇构成,长达5个小时的歌剧。虽然只有瓦格纳后来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的1/3长,但已经完全超过人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在他死前,一次都没有听过完整的演出。相比之下,瓦格纳要幸运得多。
柏辽兹一生的坎坷即便在死后仍然继续。时至今日,他的许多作品仍然得不到上演,而他的坟墓依然位于蒙马特尔公墓一个普普通通的角落。每年的12月,法国政府会例行公事一般宣读一些陈词滥调的颂词,但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崇敬和缅怀。柏辽兹的作品在德奥、英国以及其他地区获得了更大的重视。2000年前后,萨尔斯堡音乐节多次使用柏辽兹的作品作为主要演出内容。而公认最好的柏辽兹诠释版本出自伦敦交响乐团与柯林·戴维斯之手。为了纪念柏辽兹200周年的诞辰,美国各大歌剧院纷纷上演他的作品。就在上海,人们也听到本地乐队演奏的《幻想交响曲》。
也许正如当年耶稣所说:“从来没有先知是在本乡为人尊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