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国数字出版走向深水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17:14  新浪科技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500多家出版社出版电子书,既有名牌大社,也有一批中小规模的出版社。这无疑是内容出版商崛起、全面开展内容资源数字化的有力信号。

  在身体力行的同时,传统出版机构对于数字出版的新思维、新视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7年5月30日,“方正数字出版产业峰会”在北大百年讲堂召开。此次产业峰会是方正集团连续主办的第五届年会。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届峰会出版机构参与单位数量和质量都创下了历史记录。此间媒体评论,各家出版机构参与峰会的踊跃程度超出了以往任何时候——“方正数字出版峰会”是目前数字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会议之一,被认为是数字出版市场的风向标。此外,很多有实力的出版社还纷纷邀请数字出版领域的专家来社演讲、报告,给干部、职工洗脑。

  2、中游技术提供商深耕数字出版

  2007年,技术提供商逐渐认识到,单纯地将纸质图书数字化形成的电子书远不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渐渐发现,传统纸书的读者群体与网络阅读的受众群体其实并无太多交集”,方正阿帕比在线事业部总经理周登平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业者的认可。这也让技术提供商加大了向新的路径探索的步伐。

  长期以来,在数字出版领域,以方正为代表的技术提供商将定位牢牢地确立为“技术提供商”,以期自身在产业链中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但由于上游内容商数字化意识和思路有待于梳理,以及下游数字图书馆市场的旺盛需求,部分技术提供商开始有限探索内容创新模式。

  从2006年开始,以Web2.0模式为标志的互动图书原创平台(UGC)开始崛起。中文在线收购了17k原创文学网,书生推出2.0版,并以社区的形式力推原创作品。加上已有的起点中文、幻剑书盟、红袖添香及几大门户的读书频道,可谓竞争激烈。有些互联网文学阅读门户收入原创作品甚至达2万部以上。

  尽管产量丰富,但“草根”与传统出版之间仍存在着一道鸿沟,而技术提供商深度参与内容资源建设很容易导致其与出版机构的对立。这方面,方正一直低调地奉行了技术提供商的定位,深耕数字出版技术,坚持走营销联盟路线。2007年底,方正发布出版社数字出版系统,显示了其利用最新数字出版技术与出版社深入合作的决心。

  3、下游网络书店红红火火

  网络书店模式近年来一直发展稳定,较大的网络书店如当当、卓越、淘宝等,早已国内闻名,在读者中很有声誉。专业型的网络书店也不断涌现,上海发行集团、浙江新华发行集团等大型发行极端纷纷建立销售网站。

  伴随着网络书店的发展,网络书店的销售码洋也日益高涨。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的网络销售都已经超过销售总码洋的6%。据说,北京科技出版社约有5%的销售码洋都是通过网站、BBS、博客等网络平台销售出去的。2007年网络书店的销售码洋快速增长,民间渠道的统计高达30%以上的增长。

  产品篇

  1、数字图书馆:市场进入细分

  截止到2007年,我国数字图书馆用户超过3000家,主要集中于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市场。据统计,全国数字图书馆市场,80%以上被方正、书生、超星所占有,主流数字图书馆市场区域饱和。目前,中小学以及机构数字图书馆市场成为各家厂商的角逐的重点,已经有400多所中小学使用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此外,清华同方在2002年建立的CMDL,也在该市场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