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合拍片立项减少 吴思远称不是好现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03:47  新京报
上班合拍片立项减少吴思远称不是好现象(图)
甄子丹版《叶问》是今年上半年获准立项的电影之一,图为该片在上海的拍摄现场。图/CFP

  本报上海讯 (特派记者孙琳琳)在国产片票房逐年增长的数据中,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但是今年上半年却鲜有片方正式宣布的开拍项目,根据中国电影合拍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获准立项的内地、香港合拍片共7部,而2007年同期获准立项的则有22部。

  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因是广电总局放缓了合拍片剧本和拍摄立项的速度。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主席吴思远在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这不是一个好现象。”电影局昨天对此回应,表示一如既往支持推进合拍片。

  关于合拍片

  应保持帮助香港的初衷

  2007年全年国内电影总票房达到33亿,其中国产片票房为18亿,实现了连续五年超过进口分账影片的记录。而在排名前十位的国产影片中,合拍片便占到8部,成为推动国产片票房的主要力量。但是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却鲜有片方正式公布的合拍片开拍项目,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去年有合拍影片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因此广电总局决定放缓审批合拍片剧本和拍摄立项的速度,而这也引发了香港电影界的恐慌。

  吴思远表示,香港电影步入低谷之后,与内地开始大量合作拍片,对推动香港电影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内地放缓了立项的速度,并且在内容题材等审查方面要求也十分严格,这也让香港电影人十分担忧,“如果把合拍片变成和内地国产片一样,那也就失去了帮助香港电影的意义。”吴思远表示,合拍片应该保持帮助香港电影、推动两地电影工业发展的初衷,既能发挥香港电影的优势,同时对内地电影公司和市场也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现在因为一些顾虑而放缓立项速度,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这一状况会有所改观,将出现合拍片“扎堆”开拍的局面。

  关于IMAX

  面临数字电影巨大冲击

  由吴思远投资的UME华星影城是内地最早投入IMAX放映设备的影城,IMAX影片采用的胶片,比普通35毫米胶片大10倍,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画格的电影胶片,其带有弯度的超大银幕可以保证坐在不同区域的每一位观众都可以身临其境地观赏影片。

  但近年IMAX影厅并未能形成一个火爆的观影趋势,吴思远表示,一方面是因为IMAX影片全部需要引进,其繁琐的手续和关税等导致引进片源很少,另一方面数字放映技术的发展也对IMAX造成很大的冲击,“数字电影的放映设备要低廉很多,而且数字大屏幕的发展非常迅速,因此IMAX现在面临很大危机。”吴思远说,他接下来计划陆续在内地开设的影城,已经对是否再投入IMAX放映设备存在一定的顾虑。

  附:部分今年已立项合拍片

  《大四喜》:北京春秋院线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威影业有限公司(香港)

  《家有喜事2009》:北京光线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香港)

  《叶问》:北京时代影音国际娱乐有限公司、东方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香港)

  资料来源:中国电影合拍网

  整理:本报记者 杨林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