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奥运时代,国内唱片市场短期内预计将有超过20张专辑陆续上市(本报曾报道),但目前传统唱片业节节败退,歌手发片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公司给歌手发唱片呢?太合麦田(blog)唱片老总宋柯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从长远看,发唱片仍是歌手、音乐公司的立家之本,但太麦敢在年底前一口气推出近10张唱片,更重要的是因为盈利功夫在“碟”外——发掘唱片之外的利润,如开个唱、推出数字音乐(blog)、电子唱片等。实际上,现在各大唱片公司都在积极寻求突破,新的盈利模式将给唱片业带来希望,最终为人们带来更多更好的音乐。
临困境
传统唱片风光不再
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达36亿元人民币,超过传统唱片市场,被称为“中国数字音乐元年”。近年来,音乐播放载体从卡带、CD发展到MP3、MP4、手机,音乐销售渠道也从传统音像店发展到彩铃、互联网下载等,音乐消费方式已发生巨变。
据《2008互联网音乐调查报告》统计,50%的消费者已不购买或极少购买CD,而近70%调查对象均在使用音乐搜索引擎。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的《2008年全球唱片业信息报告》显示:中国传统CD唱片销售额从2003年的1.6亿美元跌至2007年的3770万美元,缩水超过75%。唱片公司的收入以前是靠版税、演出、彩铃“三分天下”,但现在已完全改变,据北京数字音乐咨询顾问公司CEO张志远(blog)提供的数据显示,如今歌手收入中,商演收益占60%-70%(也是音乐公司盈利的大头),广告代言占10%,一些运营成功的唱片公司,还能在彩铃业务上获30%-40%收益,而唱片销售利润几乎为零。
下功夫
抢占个唱高地
近年来,内地唱片公司逐渐把“手”向下游演出市场延伸,这在选秀新人身上表现得最突出,代表人物就是李宇春( 听歌 blog)、张靓颖( 听歌 blog)。如李宇春从《皇后与梦想》到《少年中国》,最具轰动效应的是专辑首唱会和个唱,再辅之以打榜、软硬性广告、MV、电视综艺节目……3年内李宇春已出了30首单曲合3张专辑的量,跃升一线红人,商业广告代言纷至沓来。再如今年11月,太麦在推出张亚东( 听歌 blog)唱片之际,其作品音乐会也将举行。
宋柯介绍,为一些具备市场号召力、拥有足够歌迷群的歌手举办制作精良、互动感强的个唱,是推歌手和唱片的主要方式。对不少歌手来说,以唱片打头阵,从而带动商业演出、产品代言等后续市场,已成为目前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
音乐市场盈利新模式
户外音乐节
“户外音乐节”是太麦和摩登天空都在尝试并一致看好的一种新模式。户外音乐节是国外非常盛行、人气很高的音乐演出方式,它以开放式全天候演出、全民狂欢的面貌吸引着年轻人。2005年,太麦集结旗下歌手运作了第一个户外音乐节,宋柯觉得它有希望的原因是,第一,有影响力的音乐节与电影节一样,是一个“文化品牌”;第二,盈利模式相对清晰,能拉到商业赞助。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