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李凡
年龄:42
职业:音乐人,北京龙乐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与音乐产业的缘分:曾制作《纤夫的爱》、创作《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风中的眼睛》、《芝麻开花节节高》等流传甚广的歌曲。现从事数字音乐的推广和发行。
新浪娱乐:你觉得对音乐产业来说,这是最好的年代还是最坏的年代?原因?
李凡:从78转唱片,到盒式录音带,再到CD唱片,再到现在的MP3,几十年当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音乐的载体也再不断的升级换代。而数字音乐时代的今天,虽然音乐产业受到了互联网免费和盗版的巨大冲击,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娱乐市场,音乐产业带来了更多、更大的机会。
互联网、MP3的普及,虽然使得传统的音像制品正在逐渐被淘汰,但是无线音乐的崛起,却又给音乐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尤其是中国 移动12530的迅猛发展,新的音乐载体替代CD唱片的年代,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了。
伴随着新的音乐载体的出现、普及,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也必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既给一些无法跟上时代发展,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带来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成为他们最坏的年代;也给一些抓住商机,把握住市场发展脉搏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成功的机遇,成为他们最好的年代。
新浪娱乐:你觉得国际唱片公司过去十多年间在内地的做为是什么?
李凡:列数现在在国内的唱片公司中,不难发现,规模大一些的公司,不是国外全资的,就是有风险投资介入的,要不就是被收购了的,尤其是国外几大唱片公司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后,使得大陆、港台正在逐渐融合为一体。打开电视的娱乐报道节目,如果你不熟悉这些演员的面孔和名字,已经很难看出谁是大陆的明星,谁是那些国际唱片公司的签约艺人了。再看看互联网和无线音乐的各个排行榜,也同样难于区分哪些是大陆的歌手,哪些是国际唱片公司的艺人了。可以说,过不了几年,国际唱片公司签约的港台艺人与大陆公司的艺人将会完全融合,而这过去10年大陆的音乐产业,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国际化的唱片公司从大陆巨大的音乐市场中,拿走了一块最肥的肥肉。
新浪娱乐:你觉得在内地唱片业,你最看好的职业经理是谁?
李凡:音乐圈,有吗?
新浪娱乐:你看好音乐产业的未来吗?为什么?
李凡:如同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娱乐一样,音乐是娱乐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这样的一个产业的未来,毫无疑问,自然会有很美好的未来的。
近几年,随着中国 移动无线音乐的快速发展,又为音乐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天地,它改变了过去音乐的载体,改变了音乐的支付手段,改变了音乐的推广手段,改变了音乐的发行渠道,等等这些,都给音乐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虽然从06年移动的政策紧缩以来,使得大批SP倒闭、退化,也使得一些小型唱片公司消亡、衰退,但是政策毕竟是在逐渐走向规范,走向更有利于市场发展的轨道。
新浪娱乐:你觉得盗版在内地是会被彻底解决的问题吗?时间需要多久?
李凡:盗版问题,虽然不能说会在短期内,在内地彻底得到解决,但是,毕竟要与国际接轨,国际化、世界化的对待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是大势所趋,势所必然的结果。
从2003年中国 移动的彩铃业务启动以来,国内音乐版权方面的案件骤然增多,表面上看,纠纷多了好像不是一件好事,而深入地对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会发现事实恰好相反。由于中国 移动彩铃业务的透明性,让版权拥有者能够清晰的看到自己作品所产生的巨大的市场价值,让盗版者的侵权行为失去了藏身之处,让版权拥有者有了主张自己权利的机会,让法律找到了打击侵权行为的证据,让音乐人们都有了更强烈的版权意识……
而在此之前的大陆,虽然诉诸到法院的版权官司并不是很多,就能说明国内没有盗版了吗?不是的,是因为国内没有打击盗版的环境,打击盗版的条件还不成熟。打击盗版,是个艰难的、漫长的路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十年、二十年,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盗版问题,但是可以相信,国内的知识产权环境,会有很大的改观。
新浪娱乐:你能大胆预测未来的音乐产业的赚钱模式吗?
李凡:国内的音乐产业,从70年代之前的红色歌曲,到80年代后开始初涉市场,再到如今称之为产业,历经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由于从市场形成之初,就伴随着盗版市场的发展,所以90年代之后的唱片市场,早已就是盗版的天下了,国内的音乐产业,其实是靠着巨大的演出市场——俗称走穴,支撑着的。直到近期,无线音乐的崛起,又为音乐产业开创了一片全新但是却有些“未知”的天地。
现在称之为无线音乐或是数字音乐概念的音乐产业,是传统的音乐行业与IT行业的结合体,而大量IT行业的企业介入音乐产业,势必会给过去的音乐产业带来较大的变化,未来音乐产业的赚钱模式必定来自于起码是这两个行业的强强结合(不包括那些IT都玩不转却以为音乐圈是天堂而想来淘金,结果却是鸡飞蛋打的失败者)。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