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16:50  北京商报
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宋柯

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张亚东

  21世纪初

  CD时代 盗版挤压正版

  如今的中唱等“通吃”产业链上下游的国企已辉煌不再,像星罗棋布一般的民营唱片公司也所剩无几。唱片工业在经历残酷的市场环境后,依然活着的唱片公司都在“求新求变求生存”,唱片业也呈现了资源、资金流向集中、巨头化寡头化的发展方向。

  作为生意人,宋柯对市场的敏感当然要超过高晓松等“感性”青年。早在市场很好的时候,他就预感到:盗版一来,唱片业随时会垮掉,这是有政策和机制原因的。因为直到今天,在唱片的发行环节,外资和民营企业仍无法“染指”,所有唱片公司都“挤”在产业链的上端。这肯定影响到唱片公司的利润和发展。而当时“版税”这一块给唱片公司的利润也很低,多数公司全指着唱片的大卖来获利。宋柯回忆道,原来“卡带时代”盗版比例还没那么高,因为卡带生产成本高,盗版比正版大概就只能节省一块钱,所以两者并存;真正到2000年后,CD成歌曲的主流载体,VCD机普及以后,唱片业就彻底被盗版打败了。当时一些唱片公司就呼吁提高卡带售价,降低CD售价来抵御盗版。“当时的国有发行体系要承担很大责任。”宋柯说,国有出版社有个思想误区,就是一直认为CD应该比卡带贵上好多倍,实际上CD本身的成本一张才几块钱。在CD刚普及的时候,一些唱片发行商把CD唱片价格定到了50-60元,这简直给盗版带来了很好的契机。1999年-2003年之间,盗版CD一下占有市场90%以上。

  “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麦田音乐发行朴树的专辑,卡带加上CD一共卖了80万张。如果没有盗版,销量可以达到在500万张左右。本身唱片公司发展就靠几个好歌手,而好歌手在市场中都只能做到这样。我最大的感触是,作为老板,越来越不敢投入。”宋柯感慨道。

  展望21世纪

  数字时代音乐市场蛋糕有多大

  华友飞乐唱片当年以在国内率先签下网络歌手杨臣刚(听歌 blog)而闻名于业内,它也同时尝到了网络歌手+无线技术带来的巨大好处。

  华友飞乐唱片总裁钟雄兵回忆道,2004年开始,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国内开始进入无线音乐时代。当时的唱片界都已经意识到光盘销量的直线下降,华友飞乐的利润也以每年两三成的比例下降,但根本找不到新的赢利点。

  在2004年网络音乐也是刚起步,MP3刚可以在网上下载而已,他发现大量的网民习惯在网上听歌了。虽然都是免费下载听的,但有个新现象,就是网民听歌不是按歌星名气大小来选的,而是纯粹按自己的喜好来听。“大部分在网上火爆的歌都是反映网民的生活习惯和爱好,用的是网络语言,贯彻的是娱乐至上的精神。”钟雄兵说,当时有很多音乐网站都有录音软件,喜欢唱歌的网民自己买个麦,就可以把歌录下来后上传到网上,因此催生了一批“草根歌手”。而且网民间有个“传歌”的习惯,一首歌被一个人接受了就被广泛传播,这跟以前唱片发行靠电台、电视台传播的路子是完全颠覆性的,网络是跨地域、跨国界的。

  当时像唐磊(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听歌)庞龙(听歌)、香香、杨臣刚等都开始在网上唱歌。香香在网上翻唱林俊杰(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听歌 blog)的《江南》,听众量达100万,比林俊杰的10万发行量高出不知多少倍,这一点业内都始料不及。

  “杨臣刚唱得半红以后我们把他签下来的。从那以后,其他公司也跟进签网络歌手。”杨臣刚和香香的几首歌给华友飞乐带来了七八千万元的收入。当时他们只准备给杨臣刚发光盘,后来中国 移动和SP服务商找上他们,要求做成彩铃。当时也处增值行业刚刚兴起,一首彩铃下载要花3块钱,唱片公司能分到1块2。在近两年彩铃音乐这块蛋糕也面临“僧多粥少”的状况,唱片公司开始避开SP,直接和中国 移动等运营商合作,一首彩铃下载费用在1-2元间,一些唱片公司还是能分到利润。

  直到现在,数字音乐(blog)的收入还是占了华友飞乐40%的比例。“随着3G的运用,我预计一两年后中国无线音乐会有另一个高潮。”钟雄兵自信满满,如今日本、韩国的手机业务里,歌曲下载需求量占了第二大。所以他们也在储备大量内容,准备迎接下一个高潮。

  宋柯回忆道,1999年时麦田音乐亏损很大。虽然之前几年专辑都卖钱,但1996年到1999年他们只出了4张专辑,规模性不够,公司运营成本就承担不了。2000年-2003年间,他们借力华纳的品牌、资金和版权资源,把视野和规模性一下子扩大了。“华纳可以说是‘四大唱片’之中对内地唱片业贡献最大的公司。”宋柯说,但在2004年国内新媒体发展迅速的时候,他和华纳唱片起了冲突。宋柯看到了在数字音乐上的作为,但国际四大的对市政策基本以参考英美主流市场制定。“看到数字音乐的市场却不让我做,我只能不干了。”宋柯离开华纳后,成立了如今的太合麦田。2005年,他们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2007年底,他们又获得了韩国电信的资金注入。几年打拼下来,太麦在数字音乐方面也抓住了先机。

  “我们已经做到数字音乐的发行了。在下个4年中,太麦应该朝着更主流的、在唱片工业上下游产业链都有更强控制力的公司发展。”宋柯说。这位被业内公认“艺术和商业头脑都很好”的流行音乐“伯乐”,也一直在顺境逆境中寻找着麦田的生机。从最早的“校园民谣”开始,到推出很多流行乐实力歌手,再到现在,更关注新媒体、新内容,李宇春(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听歌 blog)阿朵(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听歌 blog)后舍男生(听歌 blog)都成了他麾下的歌手,梅葆玖的京剧、民族乐的发烧碟他也在做,越做越多元。“甚至像影视等相关产业链,如果跟公司的音乐战略有关系,我们也会做。”一年前他跟李亚鹏(30年唱片工业:变中求存(2) blog)的公司在丽江投资了一个歌舞剧,最近他又把后舍男生送进了电影《十全九美》(blog)的阵容中。

  从华纳的两任掌门人宋柯和许晓峰先后撂挑子自立门户,前者吸引投资公司太合传媒的力量,重掌太合麦田门户,后者吸纳业内投资和风险投资,成立了创盟音乐,再加上华友飞乐、华谊兄弟橙天娱乐、保利等综合娱乐集团也涉足音乐领域。在盗版“清除”掉了一批小型唱片公司后,国内唱片业在资本面前又将面临一轮“重新洗牌”,单打独斗式的风格已难长期发展,内地流行乐坛正在朝着资本、资源的流向产生着巨大的变化。

  商报记者 郑洁/文 王晓莹/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唱片工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