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刷新自我
“我当时看到整个中国,电影的娱乐行销在专业性方面很差。虽然大家也有这个意识,也想去做,但经验以及专业性确实不足。”刘岩说,“曾经有很多大的制片公司都来跟我谈,说你能不能帮我去做电影的广告,帮助我们策划一些宣传或者做一些广告的植入。但一部电影的宣传费用总是有限的,哪怕所谓的大片它的整体的宣传投入不过就是一两千万。在这个基础上,你付不起我的费用。我做广告,服务这些大品牌,我们的收费相当高。所以当制片公司找到我,又付不起钱的情况下,我就觉得这些电影的行销肯定做不好,不仅不专业,还不能有基本的投入。但是我有资源有客户,我自己也不用付我自己钱,我就有意向来做电影的商务开发。”
刘岩以投资人的身份,在手握《长江七号》和《赤壁》两张王牌之后,为自己在电影娱乐行销方面的才华找到了出口。
《长江七号》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影片版权形象使用等方式,最终让春秋鸿获得了空前的收益,并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规模最大的形象置换案例,其单条30秒贴片广告卖到250万的成绩更是令行业振奋不已,而这一成绩很快则由《赤壁》单条30秒贴片广告350万的成绩所替代。
贴片广告在国内的一般均价是120万左右,刘岩的做法等于让价值翻了一倍。当时很多人都劝他别卖这么高,担心这个钱最后收不回来。但刘岩相信,只要做法专业,市场是可以接受这个价格的。
“你不能够去依靠贩卖资源和朋友关系来做类似的售卖,不能说你找到老客户或者好朋友,让他们来帮个忙,也许就出到120万或150万。但这样的做法太不专业了。应该是在系统操作的基础上,切实帮助品牌客户通过电影来提升其品牌形象。你必须为客户考虑,为客户设计。”刘岩说。当广告的经验嫁接到电影娱乐行销的经验中来,专业的做法最终让刘岩尝到了跨界的甜头。
一个人做不完一个产业
在电影《梅兰芳》中,邱如白对梅兰芳说:“你的时代到了”。对于刘岩来说,这句话正可概括出他对中国电影产业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论断——中国电影产业的“娱乐行销时代”正式来临。
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来自于刘岩的眼界和胸怀,而他的超前步伐,则直接决定着春秋鸿之于中国电影娱乐行销产业的领军者地位。
刘岩的眼界来自于他对电影产业国际大环境的把握。他指出,国外电影产业大约30%的收益来自于票房,而另外70%的收益都来自娱乐行销和周边产品的销售。由此可见,娱乐行销创造的市场利润十分惊人,而强大的资本支持正是保障电影产业自身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
在中国的电影娱乐行销这个产业中,从《长江七号》到《赤壁》,春秋鸿不仅是第一个开始“吆喝”的、第一个全盘独立操作的公司,更开拓了中国的电影娱乐行销的全新市场。在《长江七号》后,春秋鸿的成功便激励了很多后来者进入这一市场的信心,也引起了更多人对娱乐行销的关注。不过在刘岩看来,真正能对他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还没有,他唯一感到迫切的,是真正优秀的行业人才还很缺乏,既要懂电影又要懂广告;而中国电影市场本身的发展也对春秋鸿的未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好导演,好本子就那么多,每年的产值就那么大,盗版还那么猖獗,刘岩说,很多问题不是单凭理想能解决的。不过对于未来他还是充满了信心。
从开始投资时害怕赔钱的审慎心态,到发现这一行业市场潜力的豁然开朗,作为产业推动者的刘岩也同时意识到,中国电影在娱乐行销方面要形成市场,需要得到更多同僚的关注。他打比方说,产业的形成好比一个市场,最早是一个人摆了个摊,卖得好,才有更多的人来摆摊,市场就慢慢形成了,等到专职给这个市场打扫卫生、送盒饭、供水供电的人都有了,市场就成熟了。“现在可能这个市场不好,盘子小,电视剧40多个亿,电影30多个亿,和其他行业的某个大型企业的利润差不多。但如果有一天,你一直是在做好的东西,建立了自身的品牌,等新媒体起来了,无线、网络、手机都开始付费,机会就来了。”刘岩说,“如果在30个亿的时候,你挣到1%,或者到5%,你可能就只是以千万计。但如果有一天这个行业的整体产值增长到300个亿,利润可能就会以亿来计算。”
刘岩认为,目前春秋鸿的当务之急可以概括为“两个号召”:一是号召行业同僚,引发他们对中国电影娱乐行销产业的关注,集合力量众志成城,将这个市场做大、做强;二是号召媒体,用媒体导向去宣传娱乐行销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意义。春秋鸿的远景规划在于,通过对中国电影娱乐行销产业的开拓与发展,让中国电影从市场盈利、资金运作的根本上与国际接轨,将中国电影真正推向国际。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