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文艺舞台呈现人才聚合效应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15:09  东方网-文汇报

  这些天,在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里,常能看到一位20岁出头的青年演员戴着灰白髯口,在麒派名师张信忠的指导下排练京剧《追韩信》。他叫鲁肃,从湖南浏阳来,现在还是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虽未毕业,上海京剧院却已向他发出加盟的邀请,并为其延请名师,创造条件让他参加“周信芳艺术传承研习班”。

  15年前,鲁肃的老师、麒派名家陈少云,也是这样被上海京剧院的爱才之诚意所感动,从湖南携妻带子来到上海,从此唱响祖国大江南北。近日,陈少云获得了“上海文艺家荣誉奖”,与他同获此奖的,还有一位年方27岁的歌唱演员于冠群。3年前,于冠群从山东来到上海,如今已成长为勇夺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的优秀人才了。这些年,上海以海纳百川之胸怀,筑巢引凤,使各方文艺人才近悦远来,在上海这个面向国际的大舞台上实现艺术抱负,施展艺术才华。

  开启“绿色通道”,让优秀人才在上海入“户”

  为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上海这个城市的舞台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2005年,在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下,上海专门成立了“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这是个“引进演艺人才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对一个刚进上海的外地演艺人员来说,最大的难题是上海的户籍问题。“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为他们创建了一条“绿色通道”,直接帮助他们解决户籍问题。3年多来,全市21个演艺单位中,已有79位非本市户籍的优秀演艺人才成功解决了户籍问题,正式入“户”上海。

  搭建平台,让艺术家从上海“起飞”

  不少文艺人才来上海,为的是圆自己的艺术梦,山东姑娘于冠群就是这群“追梦人”中的一个。2006年,周小燕歌剧中心去山东招聘演员,周小燕教授一眼就相中了天赋极佳的于冠群。于是,于冠群成为上海周小燕歌剧中心的一名演员。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7月6日,于冠群在第27届汉斯·加伯尔国际声乐大赛上夺得了第一名。

  1994年陈少云被借调来上海演戏。这年年底,上海京剧院排演京剧《狸猫换太子》,邀请陈少云主演。1999年,上海京剧院带着京剧《狸猫换太子》赴京演出,著名导演林兆华前来观看,一下记住了在剧中扮演陈琳的陈少云。后来,北京京剧院排演京剧宰相刘罗锅》,“大导”林兆华向剧院提出:“要我排可以,演员必须我来挑。”其实,林兆华心里早就有人选了——这“刘罗锅”,非上海的陈少云莫属。京剧《宰相刘罗锅》首演后一炮打响,陈少云也跟着火了一把,青岛市京剧院排演新戏《驼哥与金兰》,浙江京剧团排演《苏东坡》,都邀请陈少云去担纲主演。

  建立激励机制,让艺术家长袖善舞

  湖南来的京剧演员陈少云在上海唱红了,这样的例子不禁让人们想到了从四川来上海,又从上海唱到世界舞台的歌唱家廖昌永。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的一个偏僻农村,20年前,从火车站走到上海音乐学院报到时,廖昌永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第二故乡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他,在这里,他成了世界经典歌剧男中音角色的金嗓子。廖昌永感慨地对记者说,“是上海这片沃土给了我成长的机遇。”

  1月20日上午,上海公布了“2008年度上海文艺家荣誉榜”,陈少云、计镇华、于冠群被评为“上海文艺家荣誉奖”,何筱琼等10位艺术家被评为“上海优秀文艺家”。他们的成就让人们看到上海是如何激发文化工作者创新激情和创造活力的。现在这个人才辈出、创意涌流的文化环境渐趋成熟,艺术家们可以尽展风采,长袖善舞。

  本报记者张裕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